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己的老家自己勘! 布農族重返阿桑來戛舊社

卓溪鄉巒社群布農族青年及耆老、中研院史語所,共同進行阿桑來戛舊社調查計畫,在舊社現場的大型砌石駁坎、家屋等人為遺構,進行拍照及測量工作。(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巒社群布農族青年及耆老、中研院史語所,共同進行阿桑來戛舊社調查計畫,在舊社現場的大型砌石駁坎、家屋等人為遺構,進行拍照及測量工作。(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2020/06/20 18:25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北岸支流塔洛木溪上游的阿桑來戛社(布農族語Asang Daingaz,大社之意),依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研究,是布農族巒社群從南投東遷到拉庫拉庫溪流域最早建立的部落,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辦理「阿桑來戞舊社調查計畫」,吸引許多聽過長輩口述家族遷移史的巒社群青年參加,繼上月的工作坊課程學習GPS使用及判讀地圖,本月12日到19日組成調查團,重返當年祖先住過的舊社踏查,整理出約50處人為遺構,成果豐碩。

該調查計畫上月初已在玉里舉辦「自己的老家自己勘─自主執行的部落研究」工作坊,參加的部落年輕人學習使用GPS定位、地圖判讀、影像紀錄及資料處理,也到佳心實地操作演練,讓族人自行回到舊社尋根時,能夠更有系統的留下調查資料。

以布農族人為主力的阿桑來戛舊社調查團,12日從卓溪鄉卓溪部落入山,經卓溪山、玉里山南稜往西轉往阿桑來戛山南側路徑,沿途也與1875年清朝八通關古道不時交會,見到當年的古道、石階等遺跡。

團員徒步2天後走到海拔968公尺的日警阿桑來戛駐在所紮營,抵達後先由布農族耆老祭拜祖靈及山神,次日起依中研院取得的地面「光達」圖資、地理資訊系統等,踏查駐在所為中心周邊約0.3公頃範圍,一發現有人為遺構,即以GPS標定座標,現場僅進行簡單的砍草、移除地表植被整理,以尊重埋在下方的先人,遺構透過3D照相測量及建立調查票,以紀錄使用的石材及其尺寸、建築座向等基礎資訊。

團隊經過3天艱辛的調查,確認「阿桑來戞舊社核心區」分布於日古道阿桑來戞支線上邊坡,高差約150公尺範圍,共紀錄到家屋、工寮及疑似畜欄等約50處人為遺構;中研院史語所團隊預計7月舉辦成果發表會,分享調查成果給族人。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說,看到年輕一代的卓溪鄉布農族人踴躍報名、組成調查團實地踏查,背負長輩對祖居地的情感和責任,一面學習新技術,自己的部落自己調查,才能建構文化的主體性,顯見文化局近年執行「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已有成果,也初步達成文化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的核心精神,深化人民與土地的連結,歷史記憶的追尋與再現」。

阿桑來戛社原居地是在南投的巒大社,於18世紀東遷,依1931年臺灣總督府「高砂族調查書」資料,初期有5戶125人,後陸續分出到塔洛木、喀西帕南、Izuk及台東等地建社,尋求新的狩獵及農耕土地;花蓮卓溪鄉的布農族也以巒社群為主。

阿桑來戛駐在所則是日本政府在拉庫拉庫溪流域最老字號的駐在所,1909年設立時曾是全「花蓮港廳」最偏遠深山的駐在所,用以監視周邊的布農族人;1915年大分事件、阿桑來戛事件發生後的隔年,阿桑來戛駐在所被迫撤除,直到日八通關越道路竣工後第4年的1925年,駐在所才重新開設,並附設乙種教育所,附近塔洛木、阿波蘭社都有學童來就讀。

卓溪鄉巒社群的布農族人徒步2天抵達阿桑來戛舊社,剛到不久就迫不及待先祭拜,稟報祖先「我們回來了」,祈求調查順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巒社群的布農族人徒步2天抵達阿桑來戛舊社,剛到不久就迫不及待先祭拜,稟報祖先「我們回來了」,祈求調查順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調查團隊徒步2天才抵達阿桑來戛舊社。(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調查團隊徒步2天才抵達阿桑來戛舊社。(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中研院史語所學者協同卓溪鄉巒社群族人組成調查隊,踏查阿桑來戛舊社,從地圖及實地踏查整理出人為遺構的分布狀況。(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中研院史語所學者協同卓溪鄉巒社群族人組成調查隊,踏查阿桑來戛舊社,從地圖及實地踏查整理出人為遺構的分布狀況。(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阿桑來戛舊社調查團隊沿途也遇到清八通關古道遺跡,部份石階遺跡還相當完整,調查團成員和石階遺跡合影。(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阿桑來戛舊社調查團隊沿途也遇到清八通關古道遺跡,部份石階遺跡還相當完整,調查團成員和石階遺跡合影。(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布農族巒社群族人重回阿桑來戛舊社調查,挖出許多酒瓶、鐵鍋等生活器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布農族巒社群族人重回阿桑來戛舊社調查,挖出許多酒瓶、鐵鍋等生活器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巒社群布農族人與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協同進行「自己的老家自己勘」阿桑來戛舊社調查計畫,現勘任務結束前,全員在阿桑來戛駐在所石階上合照。(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巒社群布農族人與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協同進行「自己的老家自己勘」阿桑來戛舊社調查計畫,現勘任務結束前,全員在阿桑來戛駐在所石階上合照。(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阿桑來戛舊社範圍內巨大的駁坎牆。(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阿桑來戛舊社範圍內巨大的駁坎牆。(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