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重現風華!通霄鎮烏眉坑打造客家古城漢原古道

重現風華!通霄鎮烏眉坑打造客家古城漢原古道,圖為古道之前久無人煙狀況。(記者蔡政珉翻攝)

重現風華!通霄鎮烏眉坑打造客家古城漢原古道,圖為古道之前久無人煙狀況。(記者蔡政珉翻攝)

2020/06/19 19:23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苗栗縣通霄鎮烏眉里為濱海的通霄鎮客家人生活場域,依日治時期百年地圖,發現烏眉里其中漢人與原住民居住分界,其中留存古道更是往昔歷史中不同族群物資與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惜因多年未使用而消逝於闊葉林間。為重現昔日風華,通霄鎮公所透過客委會補助,總經費約2000萬,打造烏眉坑客家古城漢原古道。

通霄鎮公所表示,2012年開始進行「通霄鎮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調查土地資源所繪製的台灣堡圖中,更確立昔年漢民與原住民族的族群分界。

由於近年國人健行風氣漸盛,故透過重新翻修古道,發揮歷史及休閒健行融合為一,並期盼喚醒與重現空間及歷史記憶,重現客庄聚落的歷史價值與昔日風華。

通霄鎮公所調查後,發現古道為烏眉里通往西湖鄉高埔村的大崎農路,更是先民前往苗栗市、銅鑼鄉、公館鄉的必經之路,早期被先民通稱為「大崎古道」,為內山與沿海居民互通有無的交通樞紐,後來因1960年代開闢128線後逐漸荒廢。

至於工程主要內容將盡量維持步道的生態性,並採透水性的鋪設方式,至於高低落差大之處以階梯連結,考量行走與安全便利度,每階步道高度小於15公分以石板或砌石手法疊砌,設置排水設施與邊坡防護降低山區雨水集中逕流沖蝕問題,並進行區域綠美化,也將阻擋進入古道的雜草及雜木砍伐,希望回復原有步道功能及樣貌。

另外,為確實了解原始路線,更對古道路線周邊是否存在隘勇線遺跡或隘勇寮等調查。鎮公所也整修約1700公尺長、串聯古道的既有步道,沿線設置指示設施約12座、休憩設施3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