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保留「海客」傳統 新屋牽罟文化館啟用

笨港漁民許立志祖傳的「百年海螺」未來將在活動展出。(記者許倬勛攝)

笨港漁民許立志祖傳的「百年海螺」未來將在活動展出。(記者許倬勛攝)

2020/06/19 17:35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新屋區是全國唯一濱海客庄,先民發展出築石滬、牽罟捕魚等「耕海」文化,為保存特色獨具的傳統,市府活化海巡署留下的舊哨所,改建成牽罟文化館,今天揭牌啟用,7月25日將於永安漁港舉行牽罟、編織魚網體驗。

據《新修桃園縣志》記載,清朝乾隆時期,客籍移民大規模入墾,沿社子溪流域上岸,市長鄭文燦說,新屋沿海是舊時大石門溪的古河道,客家先民選擇在此地開墾撈捕,發展出牽罟、築石滬等技術。

牽罟是在魚群密集靠岸時,觀察海洋潮汐及暗流方向、穩定度後,以一艘舢舨將網撒到海裡,再將魚網兩端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由其中一人吹響海螺,岸上數10人便協力將魚網拉上岸,所得漁貨為眾人共享,提供漁具者可分得4成,其餘6成由出力的漁民們均分。

市府海管處生態保育科長江佩儒表示,牽罟文化館內的常態展將展出漁網、罟寮、文史資料等,其中最特別的,是笨港漁民許立志祖傳的「百年海螺」,保存良好,迄今仍能發出響亮的「歕嘟」聲,

頗具歷史價值,由於海螺屬於私人所有,暫時只會在牽罟體驗活動時亮相,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機會前來感受。

牽罟文化館將於7月25日迎來揭牌後的首次活動,在永安漁港舉行牽罟、編織魚網體驗,敬邀民眾來當「一日海客」。

市長鄭文燦(中)出席揭牌典禮,參訪館內展覽文物。(記者許倬勛攝)

市長鄭文燦(中)出席揭牌典禮,參訪館內展覽文物。(記者許倬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