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波及 高雄魷釣船缺工千人 粗估損失23億元
高雄魷釣船缺工千人,粗估損失23億元。圖為入境的漁工接受檢疫。(記者洪定宏攝)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北太平洋已進入秋刀魚季,陸續返回高雄前鎮漁港整補的遠洋魷釣船,卻受到疫情邊境管制影響,面臨缺工千人的嚴重問題。目前業界打算延至8月中出港,期待邊境管制趕快解除,以補足人力;儘管如此,粗估每艘漁船將損失2300萬元,100艘等於23億元,成為疫情的受害產業。
高雄遠洋漁船艘數全國最多,秋刀魚、魷魚、鮪魚、鰹魚等漁產品為出口大宗,遠洋漁業占全國總體漁業產值4成以上,造就全國水產貿易冠軍。
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分析,從大西洋返回前鎮漁港的魷釣船有77艘,每艘可能有5名外籍漁工離職,將流失385人;另有約18艘魷釣船,每艘需50人,共900人。兩者合計短缺1285名外籍漁工,以印尼與菲律賓為大宗。
雷祖綱指出,原本希望返回前鎮漁港的鮪釣船,能轉移約500名外籍漁工到魷釣船,但因專業不同且沒有意願,無法補足魷釣秋刀船的缺工問題。
因此,如果邊境管制無法及時解除,讓印尼及菲律賓漁工來台,業界打算延至8月中再出港,等待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大旺季」。
雷祖綱指出,5月中旬至7月底為秋刀魚的「小旺季」,漁獲量約佔全部的1/3;7月底至9月中旬為淡季;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大旺季」。
這次受到疫情影響,返回前鎮漁港的魷釣船船員必須接受檢疫14天,影響整補進度,加上邊境管制尚未解除,外籍漁工不足,業者只好放棄5月中旬至7月底的秋刀魚「小旺季」,損失約1/3的漁獲量。
假設每艘原本漁獲量1500公噸,損失1/3,等於500公噸,若以去年每公斤45元計算,等於損失2250萬元,加上防疫旅館及增聘整補人員等費用,粗估每艘船損失約2300萬元,100艘等於23億元,成為疫情的受害產業。
雷祖綱強調,目前期待將來漁獲量減少,價格上漲,以減少損失;至於魷釣秋刀船業者的損失,能否適用政府的紓困方案?將再跟漁業署研商。
漁業署表示,目前補充人力的方法是可以轉換雇主、延長聘用期、再引進外籍漁工等3項措施;由於越南可能先解封,但越南漁工是否能比照商務客,只檢疫5天?漁業署表示,還要再跟指揮中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