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不離船不入境 漁船補齊16船員再出海
漁船補齊漁工後出港。(記者陳彥廷翻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現有大批遠洋漁船上外籍漁工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防堵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破口,宣布5月18日以後不論是否有海上接觸史,返台皆得居家檢疫14天,但有的漁船要返港不再出海,卻又有友船在漁工不足下急著要出海,經過立委莊瑞雄協調,指揮中心及漁業署等都已同意得辦理轉僱,昨天就有一艘CT5噸級的遠洋漁船,在港內的海上透過船碰船接頭後,補齊16名船員出海作業。
每年5月下旬、6到7月會有兩大波遠洋漁船返台,估計約有2000至3000名本籍或外籍船員返台,若要全部上岸檢疫,一人一房隔離,將會造成防疫旅館及船東嚴重負擔,但漁工除合約到期並自願回自己國家者,其它大部分的漁工皆希望漁船整補後,最好是配合原船再出海,上岸14天1人1室的隔離才放行再出海,遭漁業界質疑是增加外籍漁工管理上風險。
日前東港檢疫碼頭就傳出兩艘在5月18日前就返台的漁船,其中CT4噸級的「明」船,船東、船長因故暫定不再出海,但船上漁工卻因合約都還沒到,不僅要付薪水,還得要付食宿,但CT5的友船「昶」船,船長、船東正想出海,但漁工不足,遲遲無法出海而向立委莊瑞雄求助。
莊瑞雄指出,目前因為印尼尚未開放漁工輸出,全台可出海的外籍漁工數量吃緊,在兼顧防疫及出海作業下,向指揮中心及漁業署、海巡署溝通,只要14天內就又要出海的漁工,就別讓他們上岸,直接在漁船上原船隔離,而這些維持在漁船上隔離的漁工,在不離船、不入境狀況下,可申請轉雇、轉船隨時出海,不受14天隔離限制。
漁業署日前也發文,指5月18日前入港就辦理原船檢疫的漁船,在新制實施後,於不離船不入境的情形下,透過轉船者視為原船強制健康管理,但後續被轉的漁船就會被列為有海上接觸史,若雙方船東同意轉僱,原則上是同意辦理。
莊瑞雄強調,台灣防疫成功全世界有目共睹,但若無防疫疑慮下也得顧及產業發展,若遠洋船員上岸有防疫疑慮,且無歸國需求的話,那不上岸不就是最好的防疫?再者讓船員直接在海上接駁轉船出海,隔離兼捕漁,既可減除船東沉重的防疫壓力,也可減少漁工隔離期要照付薪水的損失,可達到防疫效果,也可兼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