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百年客家宅院「萬選居」修復完成 保留「彈孔」見證歷史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豐原區翁社里內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百年客家宅院「萬選居」,2004年被市府列為歷史建築,因年久失修及之前業主自行修復不精確,台中市政府積極爭取中央客家委員會經費加上市府自編預算共3千餘萬元修復,歷經2年時間今年3月底修復完成,文化局指出,歷史建築豐原「萬選居」,對於中部開發史及建築史皆極具意義,因屬私人產業,未來會請業主適度開放參觀,助民眾看見歷史。
文化局指出,「萬選居」落成於清同治12年(1873),為勉勵子孫並紀念原鄉,遂引用「青錢萬選」典故,命名「萬選居」,以期許子孫勤勉好學,文采出眾;主體建築形式融合閩、客風格,為三落二護龍(圍屋),並包含外埕、禾埕、門樓、半月池等空間,工法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表現,主體建築保存完整,是豐原區翁社里內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客家宅院,也見證台中地區地方發展、開發奮鬥的歷史,並傳承客家文化及成為凝聚地方意識的具體象徵,市府在2004年2月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指出,考量百年宅第年代久遠, 部份構件經年累月失俢,市府爭取中央2517萬及自編711萬元,共3228萬元推動修復工程,主要進行門樓、一落門廳、二落祖先廳、左右次間、左右過水廊、右橫屋修復等工項。
文化局指出,其中一落與二落屋瓦原為「唐山灰瓦」(黑瓦),921大地震老宅受損,當時業主自行修復時因取得不易而改採紅瓦,與原貌不符,這次修復已助恢復黑瓦屋頂;而二落子孫廊木屏門扇面原鑲貼田螺殼碎片,經年累月風化後已不復見且破損,在彩繪匠師巧手下採用現成貝殼碎片鑲貼,恢復既有原貌。
文化局另指出,修復過程中在一落正立面斗砌磚牆面發現舊時戰留下「彈孔」之痕跡,因彈孔深及斗砌牆土埆處,修復人員在加強防雨水滲入等工法後,保留彈痕,讓建築歷史原貌更獲保存。
文化局指出,工程甫完工驗收中,因是私人宅院且仍有人居住其間,修復後交由管理單位維護,但因豐原區客家活動鼎盛,未來將請業主適度開放公共空間等讓民眾參觀,並結合當地客家文化活動,讓民眾認識客家文化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