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小學科展60年 「IT大臣」唐鳳曾參賽拿下第1名

科教館今天舉行線上記者會,公布全國中小學科展新的識別形象,並以政委唐鳳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是科展得主出身,鼓勵中小學生勇於參賽挑戰。(記者林曉雲翻攝)

科教館今天舉行線上記者會,公布全國中小學科展新的識別形象,並以政委唐鳳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是科展得主出身,鼓勵中小學生勇於參賽挑戰。(記者林曉雲翻攝)

2020/04/14 15:1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今年邁入第60年,科教館今天舉行線上記者會,強調60年來培育出不少科學人才,其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曾參賽過2次,在就讀台北市北政國中時連續2年參賽,獲得第3名和第1名佳績,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則在讀建中時參賽拿到第3名,以此鼓勵中小學生勇於參賽,今年科展預計在7月27日到8月1日舉行,目前報名中。

教育部主秘朱楠賢表示,科展從民國49年舉辦到今年已一甲子,每年有10萬名師生投入,造就很多的科學家,例如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在民國64年,和同學高英聰共同參加第15屆科展,以「高電場中的化學探討」作品獲得化學科第3名,由此可見科展是讓學生從小以遍地開花的方式進行科技探索和人才培育,獎項的重要性如同中學生的科學奧斯卡獎。

科教館館長陳雪玉表示,科展成立宗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習之興趣與獨立研究之潛能,並藉由競賽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科學之思考力、創造力與技術創新能力,透過展覽會交流形式,增進師生研習科學機會與倡導中小學科學研究的風氣,科展培育出來的學生在各行各業表現優秀,唐鳳政委及廖俊智院長都參加過科展。

依科教館資料,唐鳳在就讀北政國中時,於民國83年和84年,連續2年參加科展,第一件科展作品是第34屆「壓出一片天空─Arithmetic壓縮演算法實作」,獲得應用科學科第3名;第二件科展作品則是第35屆「電腦哲學家─符號邏輯與人工智慧的探討及實作」,獲得應用科學科第一名,兩件作品都是唐鳳獨力完成,從小就展現強大的數位能力。

科展收錄歷屆作品,至今59屆已累積8665篇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科教館與承辦第60屆科展的台北市教育局規劃一系列的「科展60週年系列回顧活動 」,由建中校長徐建國代表出席記者會,科展也將啟動全國22縣市「Catch 60照片大挑戰」的串聯行動,透過邀請全國各縣市教育局處帶領參賽師生,在防疫期間不出門,在家裡或學校,用最符合年輕人的網美拍照視角、最具創意及地方特色的方式拍出60組合照,再上傳instgram,一起加入科展60週年系列活動,

新的科展識別形象,從原來的梅花外形內含顯微鏡及分子圖形的舊圖騰,改成由Science的「S」、驚嘆號、望遠鏡及象徵科學加值的加號組合而成的顯微鏡。陳雪玉館長說明,新的科展識別形象既與舊的圖像連結,象徵科展的承先啟後,更強調探索科學、創新的思維,以及源源不絕的創意。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讀建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和同學高英聰共同拿下化學科第三名佳績。(圖由科教館提供)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讀建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和同學高英聰共同拿下化學科第三名佳績。(圖由科教館提供)

政務委員唐鳳讀國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第一次參賽時拿到第3名。(圖由科教館提供)

政務委員唐鳳讀國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第一次參賽時拿到第3名。(圖由科教館提供)

政務委員唐鳳讀國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第2次參賽時拿到第1名。(圖由科教館提供)

政務委員唐鳳讀國中時參加中小學科展,第2次參賽時拿到第1名。(圖由科教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