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與浪潮賽跑!新屋蚵間石滬修復 耗體力又危險

    新屋蚵間去年底完成修復的6號石滬。(記者李容萍攝)

    新屋蚵間去年底完成修復的6號石滬。(記者李容萍攝)

    2020/03/09 23:33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石滬是先人生活智慧與自然互動形成的地景,桃園市新屋蚵間石滬群現有22口,主要分布永安漁港以南至蚵殼港間一帶,其中以蚵間2、3、6號石滬保存狀況較佳,市府文化局去年4月將其中9座石滬登錄為文化景觀後,市府海岸管理工程處委託桃園石滬協會進行6號石滬修復工作,邀請蚵間在地耆老做技術指導,由砌石技術工負責整體修護工程,6號石滬去年底修復完成後,海管處今年持續委託桃園石滬協會進行2號及3號石滬的修滬工作,預計今年12月完成。

    海管處指出,新屋蚵間石滬群為清領時期建造,類似魚鱗類型,面狀分佈完整,是北台灣少數仍在使用維護的石滬群,也是運用天然地形、卵石堆砌與潮汐變換所構築的捕魚設施,呈現人類生活智慧與自然互動樣貌,表現對土地永續利用的在地技術,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雖然新屋石滬不再扮演維持漁民生計的角色,卻是老祖先留下的文化資產,石滬上常見到石蚵、笠螺、蝦、蟹等潮間帶生物出沒,漲潮時還可見海葵如花綻放的姿態,豐富多樣的生態群,更是觀察濱海生態的亮點。

    桃園石滬協會理事長、也是石滬修築專家許仁郎說,石滬在海浪日以繼夜拍打及颱風侵襲下,修護石滬成為現在最大的保存課題,為整修被浪潮沖垮的石滬滬堤,修滬工作必須爭搶退潮的2至3小時的時間,團隊會依據傳統方式,將修滬所需的鵝卵石搬運集中至待修滬區域,再把被浪打壞的滬堤重新堆疊回去。不過,修滬是一個耗體力又危險的工作,因為滾動的卵石,一不小心就會砸傷自己,尤其是石頭上附著的蚵殼也常常割傷人,團隊為讓石滬群回復原貌,總是不畏艱苦傷痛,搶在漲潮前工作;協會預計今年6、7月辦理石滬抓魚體驗,屆時歡迎民眾參加。

    海管處今年持續委託桃園石滬協會進行2號及3號石滬的修滬工作。(記者李容萍攝)

    海管處今年持續委託桃園石滬協會進行2號及3號石滬的修滬工作。(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石滬協會石滬修築專家表示,修滬是一個耗體力又危險的工作。(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石滬協會石滬修築專家表示,修滬是一個耗體力又危險的工作。(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