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瀕危原民語言 「撒奇萊雅語」維基百科上線
週一於政治大學召開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共識會議。(圖由原民會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撒奇萊雅語被原住民族委員會列為瀕危語言之一,為延續原住民族語並與國際接軌,撒奇萊雅語維基百科花費5年時間修編,終於在今年11月22日上線,為台灣第一個在維基百科上線的原住民語。
台灣原住民族有16族,其中撒奇萊雅於2007年獲得正名,目前族人共有有974人,但因散居各處,造成族語傳承困難,撒奇萊雅被原民會列為瀕危語言之一。
負責撒奇萊雅語維基百科上線的計畫主持人督固.撒耘表示,為傳承族語,團隊自104年起,致力於將原住民語於維基百科上線,但因隨著時代演進,許多現代的電腦用語、介面詞沒有相對應族語;由於最低門檻須翻譯8250個介面詞,因此花費許多時間做語言轉換。
督固.撒耘進一步表示,目前在維基百科上使用撒奇萊雅語的總條目數約有3600條,編修次數超過6萬次,文字數量已經接近2百萬字。
計畫協助者、政治大學民族系名譽教授林修澈表示,整個計畫推動5年,才讓撒奇萊雅語能在維基百科上線。先前包括泰雅族及阿美族原也有意要推動族語維基百科,但介面用語對族人而言太困難,因而目前暫緩推動。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有多元文化、語言,這就是自由、民主國家所享有的繁榮,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人一同見證族語發展的成果,讓全世界看到撒奇萊雅語的維基百科。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全球約4成語言面臨消失危機,讓語言活下去是世界各國必須面臨的課題。今年1月國家語言發展法發布實施,6月立法院修正原住民族教育法,藉由相關法規修正,可有更完整教育體系推動相關配套措施,讓語言文化更妥善保存傳承。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原民會於民國107年推動師徒制族語學習,採1對1或1對2的方式,投入語言傳承,目前有卡那卡那富語、拉阿魯哇語及邵語等。
原民會也預計明年初成立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基金會,成為國內第一個專責族語研發機構,並計畫推動原住民公費留學,須取得族語認證等。
撒奇萊雅語為台灣第一個在維基百科上線的原住民語。(圖擷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