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南投群真扶鸞大會 沙盤現「字」令人驚

南投市藍田書院濟化堂舉辦開堂60週年堂慶活動。(記者謝介裕攝)

南投市藍田書院濟化堂舉辦開堂60週年堂慶活動。(記者謝介裕攝)

2019/11/23 14:02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南投市藍田書院濟化堂今日13間宮廟堂齊聚一堂,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真扶鸞大會」,僅見正副鸞生共同推動鸞筆,沙盤上的細沙漸漸浮現字句後再吟唱,不但為該書院濟化堂60週年堂慶活動揭開序曲,也為日漸式微的「扶鸞」文化達到傳承及推廣的目的。

台灣扶鸞文化始於清末,是一種結合占卜儀式及勸世教化的信仰文化,以倡導詩社並勸導戒除鴉片,惟現今台灣僅剩少數廟宇有此文化,南投藍田書院濟化堂則是其中之一。

藍田書院濟化堂籌備委員會總幹事蕭琇陽及活動總指揮吳昭俊指出,迎接開堂60週年慶到來,特別舉辦中醫義診暨關懷弱勢發放慰問金活動、全國徵詩比賽、彩繪藍田寫生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尤以「群真扶鸞大會」最受注目」,各宮廟堂輪番上場,隨著沙盤轉動一字接著一字寫出,遠比電視益智節目「一字千金」中填空格或成語接龍情形,更令人驚奇,在場觀看的民眾甚至以「字字千金」形容之。

吳昭俊進一步表示,扶鸞又稱「扶乩」,鸞筆有2根握柄,1長1短像Y字形,由正鸞生主握較長的柄,副鸞生輕握較短的柄輔助,由正鸞生(又稱筆生)執筆揮動,在沙盤上寫下神明的指示,「唱生」幫忙唸出寫在沙盤上的字,最後由「錄生」負責抄錄在紙上,即是所謂的「鸞文」,藉此勸人向善並宣揚儒家仁愛精神,也別具教化濟世意義。

南投市藍田書院「群真扶鸞大會」中,與會人員專注扶鸞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南投市藍田書院「群真扶鸞大會」中,與會人員專注扶鸞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南投市藍田書院「群真扶鸞大會」中,與會人員專注扶鸞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南投市藍田書院「群真扶鸞大會」中,與會人員專注扶鸞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