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宗明解密《陳澄波密碼》:創作自由要珍惜
身為作家、編劇、導演的柯宗明,今到宜蘭分享著作《陳澄波密碼》(記者張議晨攝)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台灣歷史長篇小說《陳澄波密碼》,是編劇家柯宗明首篇長篇歷史小說,他以日治時期名畫家陳澄波為背景,以故事主人翁修復陳澄波畫作的過程,表達台灣人的歷史恐懼症。柯宗明昨到宜蘭分享著作,他從戒嚴到解嚴後,台灣歷史書寫的脈絡出發,提醒讀者要珍惜現有的創作自由。
陳澄波出生於1895年,當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死於1947年的228事件,在柯宗明的小說裡,陳澄波的生平宛如台灣變盪歷史的縮影。
戒嚴時期228事件屬禁忌話題,《陳澄波密碼》故事源起於一樁陳澄波油畫的修復委託,抽絲剝繭解答這位台灣前輩畫家的美術成就,道出台灣人歷經清朝、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不同時代的國族困惑。
《陳澄波密碼》去年出版後,獲得第3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首獎,這也是該獎舉辦以來第一部首獎作品。
他指出,歷史小說並非台灣主流文學類型,主要與早期台灣經歷長期戒嚴,政治因素讓人不敢觸碰歷史;直到台灣社會走入民主,挖掘過去空白記憶後,才陸續有歷史小說出版。
他說,歷史與文學結合挑戰性很高,有些作品有歷史但無文學性,或是有文學性但少了歷史,因為過去長期戒嚴,使得民眾心靈也被戒嚴,不敢看待過去,直到他們這一代,才有了創作自由,這是要珍惜的一件事。
《陳澄波密碼》帶出陳的生平,還有與陳同一時期的文學家楊逵等,透過故事的回溯,帶讀者走入動盪的大時代。
文化局說,歷史小說有賴大量史料考證,才成透析主人翁的想法,創作過程非常不易,透過講者的分享,希望讓民眾貼近歷史小說的書寫方式。
身為作家、編劇、導演的柯宗明,出版的著作《陳澄波密碼》獲選台灣歷史小說首獎。(記者張議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