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只有5個學生 虎井國小喜迎科普活動

澎湖虎井國小全校僅5位學生,偏鄉資源相當貧乏,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大學教授們,今天前往虎井國小進行科普體驗巡迴教育活動。(科教館提供)

澎湖虎井國小全校僅5位學生,偏鄉資源相當貧乏,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大學教授們,今天前往虎井國小進行科普體驗巡迴教育活動。(科教館提供)

2019/10/17 19:0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位處澎湖南海的三級離島虎井嶼,虎井國小全校僅5位學生,偏鄉資源相當貧乏,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台北市立大學教授古建國、高雄師範大學教授黃琴扉及澎湖科技大學教授李孟芳和吳信德,今天前往虎井國小進行科普體驗巡迴教育活動。

科教館館長陳雪玉說明,此次活動主要在澎湖縣馬公國小、虎井國小、中正國小三校進行偏鄉離島到校服務及教師增能,希望透過科技教育讓偏鄉離島與國際接軌,為了更貼近師生生活,課程設計也特別以澎湖在地綠能、風力、太陽能、海洋生態等主題,以跨學科STEAM的方式結合程式設計microbit 、Arduino等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並透過動手實作,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且讓學生感受在地文化。

虎井國小校長林妍伶表示,108新課綱上路,希望讓孩子們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將書本上的科學原理實際應用在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偏鄉離島學校資源不豐富,課程安排上較難立即到位,透過科教館科普體驗巡迴教育來到虎井,除3D列印與Arduino程式設計基本概念課程之後,更加入microbit的程式語言設計,讓孩子們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小小的實驗與STEAM課程,例如測分貝、感光測量及自動澆花器製作原理等,都能讓孩子們在生活的情境脈絡中有更豐富的體驗與經驗,相信他們的學習會更有動機,也會更想要學習與付出,最後用自己的能力協助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虎井國小學生在人體演奏澎湖歌謠活動中玩得不亦樂乎,先從歌詞中了解澎湖的在地環境的特色,例如太陽日照、大風大浪等後,再利用電路板、鱷魚夾、黏土等材料,學習電路串聯、導電等概念,利用人體的導電特質,每個部位都能彈出音樂、發出聲音,透過手拉手方式串聯出鋼琴鍵,共同演奏出澎湖頌,都讓全校師生覺得新奇有趣。

科教館科普傳播中心今年計畫到台灣各離島,包含綠島、金門、澎湖、馬祖、蘭嶼等地進行到校服務及教師增能,以期讓科學普及,讓偏鄉的師生也能得到相同的科學資源。而科教館「『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到校服務扎根計畫」自今年初起,擴點增加澎湖科大吳信德教授團隊,採離島多點式服務,包含七美鄉七美數位中心、馬公區風櫃國小及湖西國小、花嶼島花嶼國小、望安鄉將軍國小、白沙嶼,服務6據點近百位學童。

澎湖虎井國小全校僅5位學生,偏鄉資源相當貧乏,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大學教授們,今天前往虎井國小進行科普體驗巡迴教育活動。(科教館提供)

澎湖虎井國小全校僅5位學生,偏鄉資源相當貧乏,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大學教授們,今天前往虎井國小進行科普體驗巡迴教育活動。(科教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