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繼承捐款! 8旬翁救貧濟弱逾40載 交代兒子接棒行善

    受楊文龍(右)捐款幫助的香園教養院董事長蔡永興(左),直誇楊氏父子「繼承捐款」的善行真是不簡單。化小愛為大愛的兩者長者彼此握緊雙手,惺惺相惜,場景令人感動!(記者廖雪茹攝)

    受楊文龍(右)捐款幫助的香園教養院董事長蔡永興(左),直誇楊氏父子「繼承捐款」的善行真是不簡單。化小愛為大愛的兩者長者彼此握緊雙手,惺惺相惜,場景令人感動!(記者廖雪茹攝)

    2019/10/02 00:0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愛心善舉也能夠接棒!一個晴朗的日子,3位年屆耄耋之年的老人,從台北市三重區開車來到新竹縣湖口鄉香園紀念教養院,仔細參訪院區之後,杵著拐杖的老先生楊文龍從隨身袋掏出一只寫著5個人名的捐款信封交給院方,代表先父母、胞兄、遺愛和他的心意。類似捐款場景,楊翁帶著夥伴全台各地已經走了40多年了,如今他交代兒媳,未來也要「繼承捐款」!

    84歲的楊文龍談起1970年代開啟的善緣,當時他從報紙得知南投埔里一名肢體障礙的張女士,先生身體不好,女兒有心臟疾病亟需開刀,但她只能靠做手工為生,生活窘迫;楊文龍南下埔里探視,但光憑個人捐款不夠,回台北後,他集合親友眾人之資協助張家醫療費。

    之後,楊文龍只要看到報導哪裡有窮困人家,他就偕同親友開一輛車一同前往關懷,視對方需要,捐款或捐贈物資。隨著志同道合者越來越多,楊文龍成立同德至善會,以一個月捐100元的方式集資,行遍台灣各角落,即使遠至屏東、台東也都堅持親到現場了解。

    同德至善會運作了20多年,曾吸引上百人加入,隨著參與者年紀漸漸大了,規模才慢慢縮減,如今尚有30餘人,以楊文龍為首出錢出力。受助對象則從一開始以個人或孤兒院居多,近10多年改以社福機構為主,不定期捐款,每次金額約3、5萬元甚至10萬元不等,40多年來總共捐款多少早已難以估算。

    跟著楊文龍行善的86歲巫士洲和妻子巫陳勞說,以前經常三天兩夜到南部、東部救濟,年紀大了體力受限,捐助範圍縮限新竹以北,包括創世基金會等大約40多家社福機構,選擇好天氣出門,當天往返。

    楊文龍的一名胞兄年輕時被派到海外當軍伕一去不返,父母和妻子陸續過世之後,20年來他以雙親、胞兄和愛妻之名默默捐款,為他們積德遺愛人間。楊文龍經常對子女說,一個人基本的吃住穿用滿足,就夠了!其他的「多餘」,都可以給需要的人。「出生時兩手空空;離開時,再多的財富也帶不走。」

    基此善念,楊文龍交代兒媳,在他離世之後,要運用他多數的積蓄和收入,延續捐款之行。

    「第一次聽說有『繼承捐款』的做法!」楊文龍等一行人近日改由楊子開車再度來到香園教養院,高齡87歲的香園董事長蔡永興,直誇楊氏父子真是不簡單。而楊文龍得知香園是創業家蔡永勳、蔡永興兄弟永懷父母養育之恩,以父母為名創辦,30年來照顧和教育身心障礙者回饋社會,也給予高度肯定。化小愛為大愛的兩位長者,彼此握緊雙手,惺惺相惜,場景令人感動!

    相關影音

    楊文龍多年來以先父母、胞兄、遺愛和自己之名,捐款幫助貧戶和社福機構,行善40多年後,他交代兒媳未來還要繼續捐款!(記者廖雪茹攝)

    楊文龍多年來以先父母、胞兄、遺愛和自己之名,捐款幫助貧戶和社福機構,行善40多年後,他交代兒媳未來還要繼續捐款!(記者廖雪茹攝)

    台北市高齡84歲的楊文龍(右三),40多年來偕同道親到全台各地捐款救濟貧戶、社福機構,善行也來到新竹縣香園教養院。(記者廖雪茹攝)

    台北市高齡84歲的楊文龍(右三),40多年來偕同道親到全台各地捐款救濟貧戶、社福機構,善行也來到新竹縣香園教養院。(記者廖雪茹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