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公車營運效率不彰 7路線每班載客不到15人
新竹市的公車營運情況不佳,除補貼免費及電動公車費用高,有7條路線的公車,平均載客數不到15人,不符合大眾運輸需求,遭審計室要求檢討改善。(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107年度決算報告書出爐,審計室指出,竹市大眾運輸公車路網,3年來補貼免費及電動公車經費已達8807萬元,但營運效果卻不彰,不僅服務量下降,更有多條路線公車的載客數平均每班未達15人,顯示公車使用率偏低,要求市府應提出改善因應之道,包括提升亮點計畫等,以適當的公車路線,強化大眾運輸的服務品質。
對此,市府交通處表示,已針對此情況爭取經費推出需求反應式公車的「幸福小黃公車」,同時增闢清華大學到成德路的新公車路線,除符合偏遠地區的公車服務需求,也擴大學生搭乘公車上學的需求,並進行公車優化的評估規劃,包括幹支線的公車路線規劃等,目的是提高公車載運量和乘客數,並培養市民、學生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習慣。
依據審計室107年度新竹市決算報告,審計室對竹市所提「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建設計畫,對其三網的大眾運輸公車路網提到,市府從105年到107年,分別補貼免費及電動公車經費2462萬餘元、3307萬餘元及3037萬餘元,總計8807萬餘元,不僅補貼金額高,卻未達到營運成效,顯有效率不彰情形。
審計室指出,新竹市市區汽車客運路線與車輛數和服務量,包括期末營業里程數、核定路線數、低地板營業車輛及營業行車次數和行車里程等項目,都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在15.48%及39.13%不等,顯示運輸服務推動成效不彰,應針對城市人口密度及交通不便地區,規劃相符的大眾運輸系統路線。
此外,新竹市部分公車路線長期載客率偏低,以竹市26條公車營運路線來看,有7條路線幾乎全年每班未達15人搭乘,其中12號及81號公車路線平均每班次載客數未達5人及8人,導致補貼公車路線的金額增加,顯示公車路線的使用率偏低,未符合搭乘需求。
對此,交通處表示,已針對決算報告內容提出檢討,包括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方便身障及婦幼搭乘,更規劃需求反應式公車,在偏遠地區闢設計程車型的「幸福小黃公車」,同時為提高學生搭公車上、下學的人數,也要新闢清華大學到成德路生命園區的新公車路線,都是為提高公車量能及進行公車優化的改善,改善計畫會在年底上路。
新竹市的公車營運情況不佳,除補貼免費及電動公車費用高,有7條路線的公車,平均載客數不到15人,不符合大眾運輸需求,遭審計室要求檢討改善。(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的公車營運成效不佳,新竹市政府交通處已規畫需求反應式公車,以計程車為主的幸福小黃公車,將駛入偏遠地區,期許提高搭乘率,也提供偏遠地區公車服務系統。(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的公車營運成效不佳,新竹市政府交通處已規畫需求反應式公車,以計程車為主的幸福小黃公車,將駛入偏遠地區,期許提高搭乘率,也提供偏遠地區公車服務系統。(記者洪美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