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用禁塑膠吸管7月上路 年減億支塑膠吸管
環保署建議替代方式包括:直接喝、紙吸管、取得環保標章的生物可分解塑膠、竹吸管、不銹鋼吸管、矽膠吸管。(記者劉力仁攝)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塑膠吸管限用政策7月1日上路,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對象,內用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違規的業者第一次勸導,第二次處1200至6000元罰鍰。環保署估算,台灣每年使用30億根塑膠吸管,新制實施後,未來每年減少1億支塑膠吸管。
環保署今天召開「打造不塑新時尚」記者會,邀請藝人王瞳擔任減塑代言人,並鼓勵民眾及企業商家,加入不塑行列。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塑膠吸管雖輕,但常見掉入海洋,刺入海龜或鳥類的臉鼻,畫面怵目驚心,如果從源頭減量可以保護生態。雖然7月1日環保署開始實施內用餐飲禁用塑膠吸管政策,但很多企業、商家、政府機關,都已經提早實施,展現企業責任。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台北市政府105年起陸續擴大實施限塑政策,機關、學校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餐具,還有推動環保兩用袋,減少塑膠袋使用量,這次也會配合環保署推動內用餐飲禁用塑膠吸管政策。
7月1日起管制四大類對象全國約有8千家,環保署建議替代方式包括:直接喝、紙吸管、取得環保標章的生物可分解塑膠、竹吸管、不銹鋼吸管、矽膠吸管。
至於工廠出廠就已附帶塑膠吸管之飲料,這一波未納入管制。環保署預計一年內評估外帶飲料、手搖飲料業者,是否為下一波管制對象。
目前麥當勞、肯德基、微風百貨、IKEA、家樂福、迪卡儂、 FRIDAYS、SUBWAY、高速公路新東陽經營的4個休息站、台南女中、遠東SOGO百貨、慈濟大林醫院等單位都配合政策,不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環保署今天召開「打造不塑新時尚」記者會,邀請藝人王瞳擔任減塑代言人,並鼓勵民眾及企業商家,加入不塑行列。(記者劉力仁攝)
環保署建議以紙吸管替代塑膠吸管。(記者劉力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