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連爛泥一起「收割」 污染路面、影響行車可開罰
農機具從水田開上道路後,夾帶的爛泥時常散落一般柏油路面,造成路面不潔甚至引起通行安全疑慮。(記者張議晨攝)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1期稻作進入收割期,收割機往返水田工作,不料農機在田間夾帶爛泥,隨收割機開上農路散布地面,不僅造成路面髒亂,有騎士經過壓到爛泥還差點「犁田」;對此,縣府表示,會行文各公所、農會,呼籲農民在田間清洗過後再上路,若爛泥污染路面,可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業主。
宜蘭縣水稻種植面積約1萬1千公頃,主要產區集中在三星鄉、五結鄉、冬山鄉、壯圍鄉、礁溪鄉等地;最近較早成熟的水稻已有農民開始收割。
但大型收割機在水田區作業後,履帶夾雜的爛泥、稻梗,卻隨收割機「上車」,行駛到一般道路後,爛泥、土塊隨之掉落路面,造成道路污染,尤其降雨過後,更易夾帶爛泥。
有民眾不滿收割機夾帶土塊上路,汽車經過後爛泥濺得全車都是,氣得投訴;鄔姓民眾指出,每到收割季節,農路常被黑土弄得髒兮兮,若是騎車經過,一不注意就「犁田」,尤其夜晚視線不好,更添行車危險性,盼有關單位介入,不要讓乾淨農路變成爛泥路。
對此,縣府表示,為避免爛泥造成用路人困擾,會立即行文給各鄉鎮公所、農會,呼籲轄區內農民注意農機具整潔,在田區完成清潔後才能開上一般道路,還給用路人安全通行環境。
縣府也說,依照「廢棄物清理法」,若農耕機完成翻耕後,沒妥善清理而造成路面污染,可依法開罰1200元至6000元罰緩。
農機具從水田開上道路後,夾帶的爛泥時常散落一般柏油路面,造成路面不潔甚至引起通行安全疑慮。(記者張議晨攝)
農機具從水田開上道路後,夾帶的爛泥時常散落一般柏油路面,造成路面不潔甚至引發通行安全疑慮。(記者張議晨攝)
水稻田泥土黏性高,常隨收割機掉落到一般柏油路面。(記者張議晨攝)
農機具從水田開上道路後,夾帶的爛泥時常散落一般柏油路面,造成路面不潔,有用路人駕車經過,爛泥噴濺到車上。(記者張議晨攝)
農機具從水田開上道路後,夾帶的爛泥時常散落一般柏油路面,造成路面不潔甚至引起通行安全疑慮。(記者張議晨攝)
宜蘭縣一期稻作已開始收割,但農機在水田作業完後,卻會夾帶爛泥上路,引發民怨。(記者張議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