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燈出好筍!LED省電少光害 還能種出可口茭白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將低耗能的LED燈導入埔里鎮茭白筍產業。(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節能減碳又能種好筍!南投縣埔里鎮的茭白筍產期調節幾乎都使用傳統高壓鈉燈,不僅讓農民付出高額電費,更衍生光害等問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年前嘗試導入低耗能LED燈,除實證不影響產能,省下的電費更讓參與研究計畫的農民超有感,對LED燈的效果也從原本半信半疑,轉為支持與分享。
埔里鎮為全國茭白筍最大產地,農民也透過產期調節,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的茭白筍,但大部分農友多採用高壓鈉燈光照調整產期,但鈉燈耗電量大,且亮度太強,埔里田間入夜後經常宛如白晝,也衍生光害問題,在路口處甚至光線刺眼危及行車安全。
暨大科技學院結合土木、應用化學、電機系專業團隊,2年前透過USR計畫推動「光感茭集」實驗計畫,導入低耗能的LED燈,農民彭登業、彭淑蓉等人也配合實驗了解鈉燈與LED燈的優劣。
暨大與農民今舉行成果分享會,經過實驗對照,1分地茭白筍田採傳統高壓鈉燈照射可生產1200公斤茭白筍,LED燈照射可產1300公斤,產能微幅成長7%,但在耗能上優劣立判,LED燈照每晚耗電0.7度,傳統鈉燈則是28度,電費就讓農民超有感,彭淑蓉大讚以前電費都要1萬多元,現在大約可省一半甚至更多。
暨大應化系主任郭明裕、土木系主任陳谷汎也表示,雖然1盞LED燈具要價2000多元,是傳統鈉燈的2倍,一分地要8至10盞,鈉燈只要4盞,但LED燈耐用期長,加上省電,長期下來農民仍能節省開支,也讓農民由半信半疑轉為全力支持。
至於茭白筍栽種過程與水密不可分,農民大量抽取地下水,也可能對環境有負面影響,暨大校長蘇玉龍表示,這項實驗計畫今年也導入智慧監控系統,希望了解茭白筍從栽種到收成所需要的用水量,希望能找到最省水又能種出高品質茭白筍的辦法,也期待未來引進的科技、智能農業元素,使農村產業更進化,吸引更多青年返鄉。
新研發的LED燈具可以調整角度,讓茭白筍田的燈照範圍更平均。(記者佟振國攝)
經過LED燈具的革新,茭白筍田的平均受照度有明顯差異。(圖由暨大提供)
暨大舉行智能減污茭白筍成果分享會,實地至田間了解LED燈照的效益。(記者佟振國攝)
埔里鎮茭白筍產期調節幾乎都使用傳統高壓鈉燈,耗電量大又亮度太強,入夜田間宛如白晝,衍生光害問題。(圖由暨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