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的芎林百年積德橋 爭取登錄歷史建築
芎林鄉民代表劉名揚建請提報百年積德橋,爭取登錄歷史建築,予以保護與傳承(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芎林鄉有一座「神隱」多時的百年過壟石橋「積德橋」,1907年由地方出錢出力建造,橫跨紙寮窩溪貫穿文昌街作為界橋,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使用,卻見證百年前的榮景,歷經大地震依舊挺立,地方提報爭取登錄歷史建築予以保護與傳承。
芎林鄉文林閣廟埕上樹立一座積德橋石碑,但很多人不知道積德橋身在何處。芎林鄉民代表劉名揚考查積德橋的歷史背景,建請公所向縣府文化局提報列入文化資產,依文資法程序,審議委員今天下午現勘評估。
劉名揚說,根據積德橋碑說明,1907年(明治40年),劉仁超、陳貴進、劉朝品等人,因九芎林街與高梘頭庄(老地名)有紙寮窩溪相隔,且溪谷有一定的深度,造成人車來往不便,提議募款興建石橋,請石匠辛阿木(或水)、泥水彭慶連,將溪口填平。
劉名揚說,積德橋長約100公尺、寬90公分,自頭前溪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後來因道路拓寬、房子興建等因素而被湮沒,橋面早已不見,人行的橋面換成了馬路和房子;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石碑則在1997年,因舊街拓寬而移至文林閣廟埕旁。
住在積德橋旁的田姓老翁回憶說,在他8歲時,庄民為躲避二戰美軍空襲,紛紛躲進積德橋內的防空洞。
劉名揚說,九芎林已開墾200多年,曾為北台灣除了竹塹城外極為繁榮的市街。九芎林街歷經乙未事件的焚燬和關刀山大地震,積德橋依故挺立,石橋由地方人士出錢出力建造,見證芎林鄉百年歷史,深具文化歷史的價值。不過,有審議委員憂心橋面上的民宅,會影響登錄歷史建築,尚待進一步研議。
相關影音
劉名揚提供的積德橋碑老照片。(記者廖雪茹翻攝)
積德橋是從頭前溪以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歷經百年基礎依舊穩定。(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因道路拓寬、房子興建等因素而被湮沒,橋面早已不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碑在1997年因舊街拓寬,被移到文林閣廟埕旁。(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