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摸得到高山河川的地圖 暨大附中學生:不用背就牢記
經由暨大附中學生彩繪的3D列印埔里盆地立體地圖。(記者陳鳳麗攝)
〔記者陳鳳麗/埔里報導〕國立暨大附中社會科跨領域教學,首創3D列印立體地圖教學,公民與地理老合作研發,利用資訊地圖3D列印再製模,上課就由學生彩繪,立體化地形地貌容易看懂,學生彩繪時幾乎都記下來,校長張正彥說,很多學生反映用立體地圖上課後,才知道台灣地形地貌如此豐富,會更珍惜自己所在的這片土地。
暨大附中公民科老師吳美育和地理老師何伊真,運用GIS資訊地圖等資訊,聯手研發3D列印立體地圖,由中研院協助列印,每張立體地圖列印要8小時,列印完成暨大附中再開模製成石膏模型。
吳美育和何伊真兩人一組進行跨領域教學,上課時會讓學生人手一座立體地圖,這學期給學生的是埔里盆地的立體地圖,學生摸得到合歡山脈,知道烏溪在何處,接著再由她們依老師所教的彩繪,經由彩繪的過程,學生也幾乎記下埔里盆地的地形地貌和社群等特色。而未來要更縮小地區或放大範圍,抑或只著重社群聚落,也可經由3D列印再開模製成立體地圖。
高一學生何翊表示,以前不太看得懂平面地圖,現在改立體地圖,還可自己彩繪,覺得上課變得很新鮮有趣,也很容易看懂地圖。
校長張正彥也說,新課程強調跨領域學習,立圖地圖跨公民、歷史、地理和藝術領域,學生反應很好,學校樂意資源分享給社區和國中、小。國中學生可到該校體驗,另也歡迎國小老師來體驗,再帶回學校運用在課程上。
埔里盆地3D列印再開模後的石膏原型。(記者陳鳳麗攝)
暨大附中學生展示彩繪後的立體地圖,校長張正彥(右5)感謝何伊真(右1)和吳美育老師的研發,也歡迎社區和國中小共享。(記者陳鳳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