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鬧大笑話?作家揪錯台灣歷史博物館 轟將仿古商品當古董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把「文創商品」當「古董」。 (記者陳文嬋翻攝)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把「文創商品」當「古董」。 (記者陳文嬋翻攝)

    2019/03/18 07:51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收藏超過兩萬張火車票並著有《老火車票說故事》一書的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把「文創商品」當「古董」,火車票「穿線孔」與「剪票缺口」分不清!

    收藏超過兩萬張火車票的鐵道興趣愛好者倪京台今指出,隸屬文化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站,竟把一枚市價不到百元、文創業者出品的金屬製阿里山火車票造型鑰匙圈,歸類為民國66年的古文物;又誤把早期莒光號車票上的穿線孔當成剪票缺口;甚至還把火車票造型的競選文宣也歸類成車票。

    他直指隸屬文化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站,對於火車票收藏的內容與說明,錯誤百出,鬧了大笑話,感嘆這種種錯誤,顯見國家級博物館不重視與不尊重台灣鐵道歷史與文物。

    倪京台說,最近與朋友瀏覽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站,無意間發現館方關於鐵道車票相關藏品錯誤百出;其中最離譜的錯誤,是誤將鐵道文創業者仿古老阿里山車票造型製作的金屬鑰匙圈,誤以為是真正民國六零年代的阿里山古老車票真品,甚至還將文物名稱註記為「民國66年嘉義至獨立山鐵製車票」,文物的「準確日期」還標註為「1977/9/28」。一個幾十元就買得到的鑰匙圈,竟被館方變成了古董市場數千元起跳的老車票,保守估計價值就差了50倍。

    倪京台解釋,台灣在民國六零年代物資缺乏,從未出現過金屬製車票;他拿出同年代的車票指出,當時的車票都是紙製的,而又以厚紙板的車票為主,這是國際間通用的格式,被稱作「愛德蒙森式鐵路車票」(Edmondson railway ticket),最早是由英國鐵路站長湯姆士‧愛德蒙森(Thomas Edmondson)於1840年代發明,在日本稱作「硬券」,中國大陸則稱「硬板票」,方便剪票並以軋日機軋上乘車日期。倪京台打趣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鐵製車票」的說法實在很有創意,不知是誰的傑作?

    此外,倪京台又指出網站上有一張民國86年汐止至松山的莒光號車票,其文物描述中「車票左下角已打洞,應為使用過之車票」的說法,完全錯誤。

    倪京台解釋,當時車票左下方的小圓孔,名為「穿線孔」,顧名思義,它是讓「線」穿過使用的;在車票印製過程後期,票務中心為了方便計數,會用棉線將一百張車票串成一捆,並貼上封籤,再送往請領車票的車站。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誤把車票上的穿線孔當成剪票缺口,實在令人很無言。

    另外,倪京台也補充說,同在「車票」這一個文物類別中,還有火車票造型的競選文宣,明明上面印的是「臺灣鐵路橘」,卻也被列為「車票」,不知是否分類錯誤?

    倪京台感慨表示,隸屬文化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會發生這些離譜錯誤,顯見館方對於台灣鐵道歷史文物的知識相當缺乏,他可以當志工無償擔任館方鐵道車票類藏品的顧問,也願意把一些珍藏的火車票捐給館方,只希望國家級的博物館能更重視且更尊重台灣鐵道的歷史與文物。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把競選文宣當火車票。(記者陳文嬋翻攝)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把競選文宣當火車票。(記者陳文嬋翻攝)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將火車票「穿線孔」與「剪票缺口」分不清。 (記者陳文嬋翻攝)

    《老火車票說故事》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竟將火車票「穿線孔」與「剪票缺口」分不清。 (記者陳文嬋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