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沖洗保養品恐增加孕婦塑化劑濃度 提高新生兒過敏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王淑麗(左)、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代理所長林嬪嬪(中)、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明蒼(右)發表研究成果。(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與陽明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慈濟大學合作進行研究發現,孕婦使用非沖洗型的個人保養用品,包含皮膚爽膚水、唇膏、精油,依照使用頻率不同,尿液中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塑化劑代謝物平均增加1成以上,恐提高新生兒罹患過敏性疾病風險。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淑麗表示,過去研究發現,孕婦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與新生兒臍帶血中的濃度有關,顯示母親的暴露對胎兒健康可能會有潛在影響,進而決定探討孕婦個人保養用品與懷孕期塑化劑暴露的相關性。
王淑麗指出,該研究在2012至2015年調查北、中、南、東10家醫院共1676位年齡介於20至40歲,無嚴重妊娠併發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特殊病史的孕婦,在懷孕期間使用11種個人保養用品的情形,經由收集問卷與尿液、血液檢體等方式,歸結出研究發現。
王淑麗說明,該研究發現,部分非沖洗個人保養用品的使用頻率,會使尿液中DPE代謝物的濃度顯著增加,依照每月1至3次、每週1至3次、每週4至6次、每天1次、每天2次、每天3次以上,使用皮膚爽膚水、唇膏每上升一個級距就會增加11.7%、13.2%;此外,更要注意的是精油暴露量,有使用者較未使用者增加21.8%。
不過,王淑麗提及,該研究也發現,沖洗型個人保養用品,像是洗面乳,則是每週使用4次以上,可減少尿液中DPE代謝物的濃度27.6%,推估是洗臉過程也同時洗手,洗去殘留物,因此降低濃度,但洗髮精反而結果相反,尿液中DPE代謝物的濃度上升,可能與洗髮精為增添光澤、香味使用的部分成分相關。
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明蒼表示,塑化劑屬於環境荷爾蒙,與內分泌相關,可能造成性早熟等問題,且有干擾免疫平衡性的風險,進而造成上呼吸道發炎、氣喘症狀等過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