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井猶如天然麥飯石濾水器 關西爭取護「老命」
新竹縣關西鎮東安里這口年約1甲子的水井,整座用牛欄河卵石乾砌而成,井底的池水反射著井口上方的浪板等,水源不竭,猶如天然的麥飯石濾水器,地方請命爭取保留。(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關西報導]新竹縣關西鎮東安里1口年約1甲子的老水井,雖非古蹟,但全口井身只靠卵石乾砌而成,工法古樸、又天然環保,是先民智慧的活見證。但因位於某建案基地內可能被填平引起關注。鎮長劉德樑獲悉後今天跟公所主祕王仁炳一起到場會勘,驚嘆當年師父手藝的巧妙,緊急建請縣府登錄為文化資產予以保護,並將跟建商協調尋求支持。
縣長楊文科指示相關局處立刻會勘且擬定對策,縣府今天下午大隊人馬到場了解。
縣府表示,他們收到地方前述爭取保留老井的聲音,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相關作業。新竹縣迄今還沒有針對老水井做成古蹟或歷史建物的指定或登錄,如果成功,這將是第1口,意義非凡。
不過,他們會勘中發現,這口井所在的建案基地雖已開挖,但初步清查,縣府並沒有這筆建案的建築執照申請,未來會協助鎮公所跟建商協調,樂見建商以「共好」的角度,把這口老水井規劃成為公共設施或法定空地,變成基地重要特色及資產,也平添當地1處深具人文價值的地景。
這口水井就位於國立關西高中旁的育賢街路邊,深約14公尺、直徑有3.6公尺,是罕見的大水井。
全井僅用卵石乾砌,沒有任何黏著劑,能保存這麼久,非常難得。特別是這口水井猶如1個地下「小海洋」般廣納各方伏流,這些地下水經卵石層層過濾後流入,猶如1個天然的麥飯石濾水器。
95歲鎮民邱水祥說,這口井是當年他和家人一起受僱范姓地主,為了灌溉所挖鑿的,那時他僅30歲左右,完全用雙手打造。
他們施工兵分2路,一批人去牛欄河畔選揀每顆重約80到100台斤的卵石且挑回供乾砌。另一批則負責挖井,井壁內完全沒有搭設任何鷹架、或擋土板樁,是個搏命的工作。
他說,當時人要下井去挖土或砌石,都靠井外的定滑輪裝置吊掛米籮載人。碰到水脈湧現,得先用水桶舀水,1桶桶吊掛上去排空才能繼續施工。
當年井底挖出1顆重量逾噸的大石塊,在沒有火藥,也不敢輕易爆破下,只好先把繩索纏綁在石塊的一端,以井外的定滑輪局部吊掛起後,立刻在這石塊下插入杉木棍做臨時支撐,接著再換另1頭如法炮製,透過槓桿原理才終於把這塊大石頭慢慢「抬」了出去,現在就矗立在邱水祥家門前,作為永久紀念。
邱水祥還說,他們家同一時期在牛欄河附近、某宋姓地主處,也做有另1口大小相仿的乾砌石井。全鎮就他所知,類似這種古老工法所做的大小水井至少還有5、6個保存良好。
劉德樑說,這口水井鄰近縣定古蹟東安橋,對面又有去年新開的「小熊博物館」,如果這口水井能被保留下來,無異新添關西新的觀光資源。
至於邱水祥說的其他類似水井,他也將啟動調查工作,以利後續的維護管理,他希望讓老水井成為關西的新亮點。
相關影音
新竹縣關西鎮東安里的這口水井,整口用每顆80到100台斤的牛欄河卵石所砌成,直徑約3.6公尺,縣府會勘後表示「確實是罕見的大井」。(記者黃美珠攝)
95歲關西鎮民邱水祥(右)用掃把指著圖右的巨石告訴鎮長劉德樑(左),說是他當年挖井時所慢慢抬出來的「紀念品」。(記者黃美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