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樹德科大「科舉」專題展 介紹清代32位台灣進士

    「台灣進士專題展」展出大量圖文和拓片史料。(記者蘇福男攝)

    「台灣進士專題展」展出大量圖文和拓片史料。(記者蘇福男攝)

    2018/09/25 21:58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科舉制度明鄭時期傳至台灣,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林中,台灣有32位進士列名(陳永華之子陳夢球隸屬「正白旗」,不予計入),樹德科技大學圖書館即日起展出「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對科舉制度文化和歷史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樹德科大表示,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人才培養和官員選拔的制度,始于隋唐、完善于宋朝、鼎盛於明清,整整存在中國社會1300年。

    清廷管轄台灣後,也在台灣全面推行科舉制度,並鼓勵台灣生員到中國應考,提供額外錄取中舉人數,以資鼓勵。

    該展展出大量圖文和拓片史料,內容包括科舉制度在台灣的設立和發展、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碑林中,清代32位台灣進士的部分拓片、大小金榜和進士齒錄等史料,知名台灣進士介紹及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例如清道光6年(1826)彰化縣人曾維楨中進士,並獲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是台灣翰林中全部教育過程均在台灣的一位;澎湖人蔡廷蘭13歲赴台南府城參加道考成為秀才,有「十三遊泮、負雛鳳」之稱(「雛鳳」用來比喻優秀子弟),屢試第一,當時人稱「神童」,一生充滿傳奇。

    清朝嘉義長福營參將黃清泰次子黃驤雲(1801-1840),為台灣客家首位進士、台灣「會魁」之一,黃驤雲少時被父親送到福州深造,就讀於鰲峰學院,苦讀10年未曾回過家,高雄美濃東門樓上題字「大啟文明」,即出自其手跡。

    而展覽中也指出,進士碑也有刻錯的地方,例如清同治13年(1874)甲戍科中的三甲第79名蔡德芳和第200名施炳修,兩人均為彰化縣人,面碑卻錯刻為「新化縣人」。

    「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將展至10月19日,洽詢電話07-6158000。

    「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即日起在樹德科技大學展出,將展至10月19日。(記者蘇福男攝)

    「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即日起在樹德科技大學展出,將展至10月19日。(記者蘇福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