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水退去後 小心「鉤端螺旋體病」
積水退去後,衛生局提醒別忘記清理、消毒環境,以避免產生感染疾病。(記者邱灝唐攝)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南部大雨積水,有民眾苦中作樂在積水中游泳、跳街舞,不過衛生局提醒,要小心積水帶來的鉤端螺旋體菌,2000年時泰國水災後曾造成近200人感染鉤端螺旋體病死亡,該菌能感染所有的哺乳類動物,並造成腎臟慢性感染,受感染者的尿液排菌在淹水環境中,透過口、皮膚感染,疾管屬也將該菌視為災後重點監測之疾病,若身體有不適應該盡快就醫。
依疾管署指出,端螺旋體病是一種常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的細菌性疾病,經由口、皮膚等直接觸病原菌而受感染,無論感染者是人或畜,會有發燒、黃疸、血尿、肝、腎衰竭等症狀,傳染途徑則是病原體尿液污染的水源、食物。
如有病原菌存在淹水地區、污水中,可經由皮膚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另外,也有可能由口腔黏膜、眼結膜、鼻腔或生殖道的傷口侵入,潛伏期為4到19天,通常為10天,臨床表徵不一,有90%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約5-10%受感染者,發生致命的黃疸症狀。
鉤端螺旋體病典型的症狀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畏寒、肌肉痠痛及嘔吐,另外還可能出現黃疸、結膜充血、腹痛,部分嚴重型患者若未接受及時診斷及治療,會進展到腎衰竭、肝衰竭等病變。此病如經早期診斷並投予有效之抗生素,通常可完全治癒,但本身有肝、腎等慢性疾病且未經適當治療者之死亡率可能達20%。
衛生局建議,在積水過後,應該進行環境清潔、消毒,涉水時應著防護膠鞋,避免接觸污染水質,工作完畢後,即刻以肥皂充分洗淨。也忘記要預防登革熱,清除孳生源積水,市民水災後若出現發燒、腹瀉、畏寒、骨頭關節痛,應儘速就醫,且告知為淹水戶,以利醫師診斷,等積水退去,衛生所將對淹水戶發放漂白水及衛教宣導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