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社會領綱審一半 明將討論歷史修改提案
教育部今召開第66及67次的課審大會,針對12年國教的社會領綱集中火力,截至目前已處理完一半提案,並要求研修小組進行性別教育的整體規劃,也研議調整內容中「問句形式」,至於各界較關注台灣史增加、中國史納東亞史觀等提案,仍待明天會議討論。(教育部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教育部今召開第66及67次的課審大會,針對12年國教的社會領綱集中火力,截至目前已處理完一半提案,並要求研修小組進行性別教育的整體規劃,也研議調整內容中「問句形式」,至於各界較關注台灣史增加、中國史納東亞史觀等提案,仍待明天會議討論。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社會領綱從昨天至今下午,共開了5場課審大會,已將社會領綱的7大章節中,審完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時間分配、核心素養等,並審到最多最重的「學習重點」中的一半,共計全數有165項提案,已完成一半討論,明天預定還有2場大會,將持續審議。
其中,近期外界關注部分課綱的修正提案,如台灣史比例增至一半,中國史列入世界史中的東亞史觀中等,乃至原住民轉型正義、遭國民黨壓迫之轉型正義等,今日並未討論;邱乾國說,相關爭議都將明日討論,會讓各委員充分表達意見,最後若無共識,將採取投票方式處理提案,投票過半即成立並修改課綱。
邱乾國表示,這兩天課審大會討論重點有:考量社會領綱應比其他領域有更多啟迪責任,但課審大會考量其中對於性別的整體規劃過少,已請研修小組重新思考、妥適融入,增加說明與增設學習重點,修好後須再送回大會進行二輪討論。
邱乾國說,另,今上午有委員提案在國小階段依照兒童權利公約增加表意權、不受歧視等內容,好保障並維護兒童權利,獲無異議通過。
而下午會議中,邱乾國轉述,課審大會討論社會草案,發現在公民科的撰寫方面,採用問句形式,如「我國公民身分如何演變?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發展與落實?」、「為何需要藉由法律來保障人權?其重要性與必要性為何?」但應重新檢視調整,以學生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能力為目標,同樣需修完後,後續二輪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