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國調查:AI在醫療業接受度較高 銀行業則支持用來監控詐欺

    美國調查:在各種AI實際應用情境中,大多數受訪者對醫療業使用AI的情況較放心,認為AI確實適用於醫療行為。(SAS提供)

    美國調查:在各種AI實際應用情境中,大多數受訪者對醫療業使用AI的情況較放心,認為AI確實適用於醫療行為。(SAS提供)

    2018/05/14 19:48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儘管人工智慧 (AI) 的爭議不斷,但消費者對於該技術運用在醫療業上,反倒是較能接受。根據數據分析廠商SAS(賽仕電腦軟體)近期在美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各種AI實際應用情境中,大多數受訪者對醫療業使用AI的情況較放心,認為AI確實適用於醫療行為。

    此外,資料隱私問題亦是受訪者的疑慮。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 (35%) 堅信,用於 AI上的個人資料不會有外洩風險,4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42%較相信個人資料受到妥善保護,但年長受訪者中,僅有3%如此認為。

    SAS指出,調查中有許多受訪者認為,AI不但能輔助醫師進行病患照護,甚至在手術方面也能發揮效益。47%的受訪者對由AI來協助醫師執行手術一事,表示能接受;4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4成願意在AI 的輔助下動手術,而超過40歲的受訪者中,更有半數以上能接納該技術。

    此外,約六成受訪者 (61%) 接受醫師使用如 Apple Watch 或 Fitbit 等穿戴式裝置上的資料,評估自己的生活型態,並根據該資料提出建議。

    已與SAS合作共同開發數據平台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觀察指出,過往醫病關係中,病人多僅能接受醫生單向權威性處方,現在醫療體系如能結合ICT/IoT(資通與物聯網科技),發展個人化醫療,對醫病都是利基,也是壓力的紓解。

    熊昭也指出,生醫產業如能進一步攜手將生物資訊平台建立起來,再結合個人化大數據分析,不但可建立早期診斷標記,甚至長照政策下慢性病前期智慧促進也可加速發展。

    該調查也指出,受訪者對銀行使用AI作為互動媒介仍在觀望;但若是以AI監控詐欺行為與其他潛在風險,則有59%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零售業來看,以根據購買行為記錄以推薦新商品,受訪者的意願49%接受、51%無法接受。

    雖然消費者對醫療產業運用AI接受度較高,但在針對500位美國民眾的調查中,SAS發現受訪者無法安心接受的主因,是因該技術缺乏人類情感的互動。

    調查中發現,當問及是否能清楚向朋友或同事解釋人工智慧的概念時,僅半數以下的受訪者(44%)給予正面答覆。SAS的AI行銷經理David Tareen則指出,人們之所以畏懼AI技術,最主要的因素便是不瞭解AI的概念及效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