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府城歷史水文 文史團體發起網路連署「掀蓋」
西羅殿旁的南河港,日前因工程開挖而意外露出舊河道。(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日前出土的枋溪和南河港,為不影響交通,已經暫時加蓋,但是讓世人知道台南地底下還保留非常豐富的水文脈絡,地方文史界發起成立「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已舉辦福安坑走讀活動,並發起網路連署,呼籲政府重現。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表示,台南崛起於豐富而多面向的水域文明,早年有台江和德慶溪泊船和取水之利,而台江曾經是世界第1大港,德慶溪、枋溪和福安坑等溪流更直接影響台南府城的城市建構,台江陸化時期的五條港,也是當時台灣最重要的航道。
促進會表示,近30年來,由於不當的都市規劃,這些榮耀的歷史地理已經被覆蓋,府城也因而失色,現今市民和主政者對於城市的期許、地景的認知,乃至環境生態的意識和要求已然不同,從此次西羅殿旁的南河港,以及清水寺前枋溪水道的重現,市民關注的景況,尤其代理市長李孟諺下令立即停工,研議後續作為,此舉在在顯示,「重現府城水文的時候到了」。
促進會建議,可經由科學探勘,比對古地圖,確定台南水文位置,並繪製地圖;立即可行的,已重現的水道,以裸露、重現水文為原則。短期目標,以不影響現有交通的原則下,像福安坑,開挖府前路地方法院段以重現水文,德慶溪擇定幾處先行處理,竹溪裸露的河道好好維護,而非只是「植被綠化」;長期目標,配合都市計畫,重現或標示德慶溪、枋溪、福安坑、竹溪,以及五條港的水文。
啟動連署以來,已逾兩百人參與連署,並且紛紛留言支持,金曲歌王謝銘祐說「我公司就叫三川,寫過五條港邊,台江人,沒水怎麼成台南!?」前E代府城主編陳秀琍留言表示「城市水文不止是平面的文獻,不止是耆老的口述,是一種存在的事實。打開城市的水歷史,重新找回城市與水共存的生活,共創水水台南」。
還有民眾表示「過去幾十年台南的小溪被一條又一條加了蓋。現在的主流風潮是回復原有的地理風貌,讓府城風華再現」「不用稱羨國外,如果有心,台南覺得可以營造出美麗的水風景!」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則建議「應將南河港列為最優先」,風神廟正在整修,可以連同港道與接官亭整體規劃,重現乾隆年間台灣知府蔣元樞時代的風華,而明年就是蔣元樞誕生280週年,極有紀念意義。
促進會也將於12月17日舉辦「海岸源頭到五條港」走讀,24日舉辦「踏溯德慶溪」,呼籲更多力量共同來「掀蓋」。
西羅殿旁的南河港水道已加蓋。(記者洪瑞琴攝)
清水寺前枋溪水道,日前路面施工時重見天日。(記者洪瑞琴攝)。
清水寺前枋溪水道,目前以移動式格柵加蓋。(記者洪瑞琴攝)
西羅殿旁的南河港已被覆水泥。(記者洪瑞琴攝)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發起網路連署,呼籲政府重現。(擷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