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青年南漂 不一樣的咖啡館邀客慢活
Peggy(左)與廖大錦逢一郎(右)在萬巒的客家伙房裡,用二手素材打造屬於自己風格的青㵘自作所。(記者潘自強攝)
〔記者許麗娟/屏東報導〕屏東萬巒泗溝水的客家伙房裡,藏著一間取名「青㵘(ㄇㄢˋ)自作所」的有趣小店,是南漂青年Peggy與廖大錦逢一郎(後簡稱大錦)招待訪客的慢空間,「青㵘」在客語的諧音為很慢之意,有著濃厚而緩慢步調的鄉間閒情,又能藉著食物勾起與在地的連結。
走進青㵘自作所,目光輕易就被裡頭的任何家具、擺飾吸引,和他們的生活哲學一樣,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再被利用,所以回收來的缺腳、破損的椅子,經過修繕、補上布料,就成了絕無僅有的座椅。
大錦和Peggy,是一對力行環保生活的青年,同時也是潮服「農麗」與環保家具「Upcycle1」的創辦人,用「一路向南」來形容他們倆人特別貼切。原名為廖錦逢的大錦,即使生長在台北,卻對屏東內埔客庄的阿婆(客家人對阿嬤的稱呼)家念念不忘,他從攝影師到設計藝術家,再到自創品牌,曾南遷至台南,最後,選擇回到屏東,尋根是他不斷在做的事,所以身為長孫的他,沿用400多年前,祖先以一郎、二郎命名的傳統,把名字正式改成廖大錦逢一郎。
一直和大錦是工作與生活好夥伴的Peggy,因緣際會下,曾參加青年返鄉計畫學習種植及推廣可可,一年半後計畫結束,Peggy喜愛上萬巒,於是在當地人的協助下,租了這座伙房的一小間,用在台南學習的烘焙,與在地食材做結合。
如果說這裡的餐點以披薩、甜點和咖啡為主,可能沒人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但當客家小炒、醃醬做成披薩口味就有意思了,大錦的阿婆過去在市場擺攤賣自製的客家醃醬,也是他對阿婆與客庄最深刻的滋味,所以他們也自製鳳梨醬、醃檸檬等,經過Peggy的巧手將這些做成客家味點心,讓客人來到這裡,透過食物能與客庄做連結,店裡不定期也會舉辦活動,像是生活修繕,將國外流行的「修理咖啡館」理念帶入店中,讓生活物品能藉著大家的力量,經修理後再延續它的生命力。
青㵘自作所:0917-511-281,屏東縣萬巒鄉泗溝村永平路46號
每個東西在大錦眼中都有其價值,即使是一根漂流木,都能變成吊燈的素材。(記者潘自強攝)
店裡的每一張桌椅、每一個家具擺飾都不相同,因為全是回收再利用的二手廢棄物,但經過修繕升級,再造老東西的新生命。(記者潘自強攝)
客家人稱的黃梨醬即是鳳梨醬,不同於一般常吃到的甜鳳梨果醬,黃梨醬是用鹽醃漬的鹹醬,搭配鹹豬肉烤製成披薩,滋味特別。(記者潘自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