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棉被行的堅持 一針一線打造安心睡眠
陳呈國拿出父親早期的木製開棉器示範「開棉」,彈線的部分使用牛筋製作,木製開棉器相當重且費力,對腰力是一大考驗,所以現在已經改用機器開棉,節省力氣與時間。(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武純淳/雲林報導〕斗六老街上的百年棉被行裡,第4代傳人陳呈國透早便起身製作棉被,只見他軟竹不離手,彈著輕巧棉花,以獨特的節奏將棉被敲打成型。
一條棉被要經歷開棉、鋪棉、壓篩、布包與針縫5道程序,時間得花半天,但卻僅有千元收入,這樣的費力活,幾乎沒有人願意接手,「日興棉被行」的接班人陳呈國承認,自己也花了好大一番力氣,才從原本拒絕接下的態度改為欣然接受。
陳呈國的手工棉被堅持延續父親的傳統做法,尤其棉被要做得好,關鍵在於鋪棉;父親的訣竅就是「微型荷包蛋」,將中間的棉花鋪得稍稍多一些,四邊鋪得少一些,因為中間要蓋住身體,邊邊四個角度則要讓頭和手腳活動伸展,如此才能保暖又不致於太過悶熱。他憑著多年觸感,摸出箇中奧妙,並搭配美國棉和坦尚尼亞生產的海島棉,將兩種棉花的優點混搭,使得膨鬆度和服貼感兼具。
現在的陳呈國,每天工作時依舊滿臉棉花、棉絮,但只要看到客人蓋得安心舒適,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原來手工被中塞滿的不只是棉花,還有堅持不妥協的職人精神。
日興棉被行(05)532-3500,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151號
不停地使用軟竹敲打棉花,製被師傅得花上大半天時間,才能做好一件純手工棉被。(記者李惠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