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十年功!布袋戲棚畫師一筆一畫都是堅持
身為朝陽派第4代學生,陳明山很自豪自己可以成為技藝傳承的推手之一。(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武純淳/雲林報導〕布袋戲,是老一輩人深刻的回憶之一,在年輕人眼中更是新奇的傳統技藝,但布袋戲臺前的布景,又是如何製作的呢?原來在這背後有布景畫師的堅持,才成就了這些精美的布景。
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因此雲嘉一帶誕生的戲劇布景畫師數量不少。戲劇布景畫工分成「朝陽派」與「良雄派」,畫師陳明山小時候因家道中落,14歲斷了學業,想學得一技之長幫助家計,輾轉應徵上布景學徒,師承朝陽派畫師張錦濤,花4年時間自我鍛鍊。
他回想自己做學徒時,為了畫畫得每天睡在工作室地上,沒錢吃飯只能猛灌水餵飽自己,只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師賺錢,布袋戲偶也成為他的最佳玩伴,朝陽派畫風精緻、慢工出細活,注重配色與細節上的變化,動作自然快不得,每天跟水泥漆或顏料為伍,搞得全身髒兮兮,但他一點都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尤其在做好架構、塗上色彩完工,布袋戲棚布幕拉開,眾人那種期盼的神情,讓他的辛苦總在一瞬間消逝,又有畫下去的動力。
但戲劇布景畫師也並非人人都可做,薪水不多、要天天作畫還得要有天分,但後天更要努力,半途而廢的人很多,陳明山說,因為他自小就喜愛諸葛四郎等英雄人物,對民間或歷史故事如數家珍,自己也喜歡在月曆紙背面畫畫,處女座的他更是要求完美,基本舞台大小約一丈六,別人製作約一週,他要花兩倍甚至三倍時間才能完成,以中央透視手法耗時費工,布景價格雖比別人高,但也有老客人願意等候,例如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關渡與高雄各地宮廟,都希望能由明山師傅出馬製作,就是要讓自己宮廟邀請的布袋戲上演時,能獲得滿堂喝采。
即使現在的時代變遷,看戲的人口少了許多,但只要還有人願意看戲,師傅們就會繼續畫下去,畫師筆下戲偶舞臺威風凜凜,要讓一場場好戲,輪番上場!
完成的布景,都還要經過再次演練,跟徒弟們一起端詳哪裡還需要改進。(記者李惠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