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阿公罹大腸癌腹脹如懷胎6月 支架撐腸救命再開刀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82歲的阿公一星期沒排便,腹痛、腹脹如身懷六甲,就醫才發現醫患大腸癌,環狀腫瘤完全阻塞腸道,大腸塞滿大便,無法通便,拖再久恐感染和腸壞死,醫師利用大腸支架撐開腫瘤阻塞處通便,2週後進行微創手術切除病灶,免於傳統開刀、做暫時人工肛門和二次手術的風險,恢復良好。
中山附醫大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倍豪指出,這名阿公患者今年7月就醫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長在乙狀結腸的5公分腫瘤完全阻塞腸道,糞便無法通過,導致大腸整個塞滿大便,大腸腫大一倍,再不清除大便,恐會感染、腸壞死甚至引發敗血症。
許倍豪說,阿公患者年紀高,而且嚴重腹便、腹脹,要開刀無法進行微創手術,必須使用傳統手術,傷口大會長達15至20公分,血液功能也差,切除腸道後要吻合的滲漏機會大,還要再做暫時性人工肛門,要2次手術再關閉,身體傷害大。
因此先進行大腸支架治療,許倍豪利用大腸鏡以導管放置長12公分、直徑2.5公分支架,將腫瘤阻塞處撐開,讓腸道通便,待2週後腹脹、腹便消除後,做微創腹腔鏡手術,連同支架切除腫瘤和40公分長的腸道,傷口小、復原快,術後恢復良好,但是支架必須自費,且有3%至5%支架移位或腫瘤破掉風險。
還有另1名30歲的護理師忙於工作,2個月沒大便才就醫,已經大腸癌末期,治療後1年仍死亡,許倍豪懷疑這名阿公患者應該有3至6個月排便不順的問題,提醒大便習慣改變就要盡早就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黃啟洲也說,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是所有國人所有癌症的首位,每年新增1萬5千人,是10幾年前5千多人的3倍,即早發現即早治療,早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療高達80%、90%以上,第4期只剩2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