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蟹降海釋幼高峰卻唱空城 黃狂蟻肆虐墾丁惹禍
黃狂蟻攻擊陸蟹。(劉烘昌提供)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9月的墾丁動物世界原本應該很精采,除天空猛禽還有海岸陸蟹下海釋幼潮,但陸蟹專家劉烘昌及李政璋今天凌晨夜訪香蕉灣,但整夜下來,本該「大出」的陸蟹奧氏後相手蟹竟只觀察到1隻,劉烘昌推判就是外來種「黃狂蟻」惹得禍。
墾丁國家公園內部生態相原本非常驚人,前天赤腹鷹才趁風「飆」出南遷歷史新高的7萬隻,但今年的海岸卻「生意慘淡」,以往日高峰可達5000隻降海釋幼的奧氏後相手蟹,在農曆7月25到27日最高峰期間,宛如放空城,直到凌晨終於發現1隻。
有「螃蟹先生」之稱的博士劉烘昌這幾天到香蕉灣,照以往佈設調查線調查奧氏後相手蟹數量,令人傻眼的是,前2天不見半隻,27日終於迎來「喜訊」,但也就單單這麼1隻,隨後再轉往佳樂水,雖數到上百隻過馬路下海釋幼,乍聽下很多,但卻是歷年最少。
「再不防制恐成生態浩劫!」劉烘昌表示,香蕉灣的奧氏後相手蟹於靠海側生存,幾無過馬路的路殺風險,但從前年開始翻開石頭發現的不再是陸蟹,取而代之的是受擾而瘋狂驚竄的「黃狂蟻」,去年該蟻群落劇增,並且發生攻擊抱卵母蟹行為,至於佳樂水的奧氏劇減雖然不能排除路殺,但從日高峰5000隻、似水銀瀉地般過馬路,今年卻降到百餘隻,直指黃狂蟻是主因。
劉烘昌說,黃狂蟻對幾乎所有動物都是危害,捕食時就以數量優勢圍剿,像在澳洲的陸蟹盛地聖誕島就曾出現浩劫,黃狂蟻灑蟻酸讓椰子蟹滲入關節、腐蝕身軀而死亡,再成為食物,他無奈嘆,「若椰子蟹的體型都無法倖免,更小的陸蟹又有何優勢生存?」。
「在林裡鑽時連頭髮都能沾到黃狂蟻!」李政璋則指出,黃狂蟻噴灑蟻酸讓陸蟹失明,使陸蟹無法照既有路線移動,喪失生存能力,又再成為食物,不過今年奧氏在無黃狂蟻的綠島數量也減,推測劇減原因不單純為黃狂蟻,但原本恆春極為大量的奧氏竟因此成稀有動物,令人擔憂未來陸蟹生態。
墾管處則回應,去年接獲劉烘昌博士調查報告中對於監控黃狂蟻建議後,已編列預算委託彰師大教授林宗岐針對黃狂蟻提出「黃狂蟻入侵狀況調查與防治策略研擬計畫」,年底前後灣、香蕉灣及砂島等3個陸蟹熱點的黃狂蟻入侵狀況出爐,防範措施也會配合提出、實施,期減少黃狂蟻危害。
佳樂水今天凌晨降海釋幼的奧氏後相手蟹也僅發現上百隻。(李政璋提供)
黃狂蟻攻擊蜈蚣。(劉烘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