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記憶由短期記憶轉化?長庚大學研究顛覆這個結果
長庚大學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嘉霖(中),帶領研究團隊歷經4年研究,發現新的大腦記憶形成機制。(記者鄭淑婷攝)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過去科學界對於記憶形成的觀點,認為長期記憶是由短期記憶轉化而來,不過,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嘉霖,帶領團隊研究果蠅記憶行為及大腦,發現長、短期記憶的形成是各自獨立,由兩套截然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與分子機構所控制,研究結果顛覆以往的科學觀點,也在今年5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吳嘉霖表示,人類如何將學習經驗轉為記憶儲存,一直是科學界最想解開的謎,過去的研究認為,大腦學習新的經驗後,會先以短期記憶的形式存在大腦,隨著時間慢慢轉變為長期記憶儲存,但研究團隊利用果蠅進行研究,結論似乎不是如此。
吳嘉霖表示,研究團隊以創新的實驗方式,利用果蠅口渴時積極找水的生物本能,先讓果蠅口渴16小時,在給水時同時加入特定氣味,讓果蠅把水跟氣味關連在一起形成短期記憶,之後再將果蠅放入實驗器材,發現果蠅會往與水有關的氣味方向靠近,研究團隊也發現,此時果蠅大腦內的神經元,會透過釋放「多巴胺」傳遞喝水的獎勵訊號,進入腦中學習與記憶的中樞「蕈狀體」,形成長期記憶儲存。
吳嘉霖表示,有別於以往研究果蠅的「懲罰式」學習系統,「獎勵式」的記憶曲線,可維持超過1天以上且不易消退,對照果蠅60到70天的生命週期,已經算很長了。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果蠅正在學習新的經驗時,如抑制牠的短期記憶神經迴路,雖會導致果蠅喪失短期記憶,仍可新增正常的長期記憶,相反的,抑制長期記憶的神經迴路,會導至果蠅長期記憶無法形成,但卻依舊能持續擁有新的短期記憶;若分別活化調控短期或長期記憶形成的多巴胺神經迴路,果蠅只能專一地產生短期或長期記憶。
簡而言之,吳嘉霖表示,就是大腦在處理記憶時,短、長期記憶是同時且獨立地被寫入不同腦區,根據時間長短不同,提取不同腦區的記憶,這跟過去的研究結果有很大的不同。
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主任吳禹利,也是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之一,他表示,研究結果雖與主流觀點迥異,但似乎也合理解釋老年失智的臨床病徵,為何病患罹病初期,只有短期記憶受到影響,但長期記憶的部分卻未受損,確實很有可能是大腦一開始在處理短、長期記憶時,就是完全獨立且彼此不相影響的結果。
研究團隊表示,研究行為需要大量的果蠅支撐,4年來動用的果蠅難以計數,至少有近百萬隻,也必須剖開果蠅腦部檢視大腦區塊及神經傳導的變化,估算每年得剖開5000隻果蠅的腦部進行研究。
長庚大學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嘉霖,帶領研究團隊歷經4年研究,發現新的大腦記憶形成機制。(記者鄭淑婷攝)
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行為房,實驗果蠅記憶行為。(記者鄭淑婷攝)
研究團隊透過顯微鏡,觀察果蠅腦部結構及運作。(記者鄭淑婷攝)
顯微鏡下的果蠅腦部(白色部分)。(記者鄭淑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