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掌握竹科交通資訊 竹市建置路網及大數據分析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2017/07/30 15:32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交通部爭取2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化交通即時路況系統,第一期預計今年10月開工,明年完工。透過慈雲路與寶山路的交通路況大數據分析,通勤族可透過車上智慧型裝置了解車流及道路狀況,避開塞車時段。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新竹市寶山路實施調撥車道後,也裝設竹市第一條「智慧交通示範道路」,如今市府再爭取交通部經費,要在慈雲路設置「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與電信資訊應用計畫」,計畫分2年4000萬元執行。

其中會以東西向台68線及南北向經國橋到慈雲路為中心,往外圍交通要道擴散到慈雲路,沿線裝設車流監視設備、設置E-Tag偵測車流、資訊顯示看板、網站和LBS系統,利用旅行時間、路段車速等控制參數,動態調整各路口號誌時制。

同時會整合縣市園區、公路總局、高公局等即時交通資訊,提供「跨區域交通路網單一管理平台」,蒐集交通流量情形,以各路口截流分流方式,紓緩塞車問題,平衡主要路徑交通壓力,並以「自動、即時、最佳化」方式調整交通號誌。

倪茂榮說,第一期計畫經費1600萬元,會在國道1號、經國橋、興隆大橋等設置32台Etag、1座CMS設備等,擴大蒐集各項交通資訊,並引導用路人到較不壅塞路徑,其中會在經國橋廊帶增設管制號誌,預計今年底完工,平衡南北向主要路徑間的交通壓力。

第二期經費2400萬元,以第一期路徑向外擴建,設置34台Etag、2座CMS設備等,平衡東西向主要路徑間的交通壓力,預計107年完工。

交通處強調,繼寶山路後,慈雲路也會成為智慧交通道路,預計完成後尖峰行車時間將減少3到5分鐘、耗油減少5到10%,也可提供通勤民眾便利資訊與順暢交通環境。

交通處表示,透過大數據車輛資料收集,除打造慈雲路智慧化交通系統,相關交通資料也將成為市府重要資產,未來會與民間合作,透過資料或試驗場域,讓新竹市逐步成為智慧城市,以後不管是利用寶山路或慈雲路都可透過智慧路網,獲得最新的即時交通資訊,讓交通減少打結、壅塞。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府交通處向中央爭取兩年4000萬元經費,將在慈雲路建置智慧型路網和大數據分析,讓通往竹科的用路人能即時掌握交通路況。(記者洪美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