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會寫!她引舅舅婚禮儀式繁複卻婚變 成會考作文範本
俞心喨引舅舅婚姻經歷鋪陳熱鬧的婚姻儀式無法保證幸福,成會考作文範本。(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一碗湯圓下肚,代表著什麼?宴席上的韭菜,象徵著什麼?那些耀眼的紅色喜字,又閃著什麼樣的情緒?」。
台中市東山高中國中部學生俞心喨國中會考作文用觀察舅舅婚禮的繁複儀式起頭,寫到舅舅婚變的轉折,「迎娶長長的隊伍成為長長的嘲諷」,引出完美熱鬧的儀式不等於婚姻保證的觀察,深刻又成熟的心得,獲作文6級分肯定,甚至被選為全國範本。
俞心喨從小愛文字創作,閱讀成痴的她,「只要是文字都看」,國小起就嘗試創作,國二甚至以「凡容」的筆名創作古裝穿越小說,在網路平台發表中。
今年會考寫作測驗題目是「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俞心喨說,乍看題目時不知從何下手,花了約6、7分鐘思考,本想寫過年及端午節習俗,卻又明白一定很多考生選這類題材,且可以發揮的空間不多,反覆思索下,想到舅舅兩年前的婚禮,決定從婚禮習俗下手。
她的文章花了不少篇幅描寫婚禮的繁複過程與習俗,包括新娘要踩碎瓦片、跨火盆,迎娶車隊一路燃放鞭炮,家中到處貼滿大紅喜字,「每一張喜都是一份對他們的祝福」等,在作文基本的起承轉合架構下,文章中段劇情急轉直下,跳到「這段婚姻只維持了2年」。
更環扣前段描述的婚禮習俗,丟出連串「一碗湯圓下肚,代表著什麼?宴席上的韭菜,象徵著什麼?那些耀眼的紅色喜字,又閃著什麼樣的情緒?」等疑問。
文章最後再帶出曾在婚禮習俗下看見兩人的愛情,但「霹哩啦啦駛過的迎娶隊伍,留下了長長一條嘲諷」,更點出文章重心「再嚴謹的禮俗,兩個人不懂相處,終究走不到永遠」的結論。
俞心喨說,本來只想寫抽象儀式,因寫完還有15分鐘時間,臨場決定加碼把「王子與公主不一定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真實故事結局寫下去,一寫欲罷不能;考完後還感覺不踏實,自覺部份詞句太長甚至像硬寫,卻沒想到會接到教育部連繫要以她的文章做範本。
俞心喨說,寫作之於她像是莫名奇妙的事,她不刻意背別人的文章佳句,只是習慣走走看看去觀察、去感受,累積生活經驗,經驗一多,任何題材都好發揮,常常寫著寫著「有些字句就莫名奇妙跑出來」,她笑說,可能自己太多愁善感,想太多。
此外,俞心喨指出,她的心得是文章的修辭很重要,她習慣寫文章時會引用譬喻或轉化的手法,像這次的會考作文,就有不少轉化的技巧融入,可能也因此受肯定。
她的國文老師丘梅君指出,俞心喨除大量閱讀外,更重要的是有細膩敏銳的心,文章多以個人的感受出發,不刻意套用詞藻,卻能寫出貼近人心的文字,文字功力甚至媲美大學生程度;以這次會考作文為例,鋪陳流暢,習俗描述細膩,更有習俗對比實境的評析,讓文章層次提高。
俞心喨會考成績亮眼,篤定能升學女生第一志願台中女中,因為喜愛創作,俞心喨希望未來能成業餘作家。
她引舅舅婚姻經歷鋪陳熱鬧的婚姻儀式無法保證幸福,成會考作文範本(記者蘇孟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