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穀倉重新開張 提供在地婦女就業
石岡穀倉是台中市歷史建築。(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石岡穀倉被列為台中市歷史建築,由石岡區農會委託石岡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代管,提供民眾參觀導覽,縣市合併後因缺乏經費,去年一度關閉未對外營運,遊客經常撲空,經臺中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最近恢復營運,並提供在地婦女就業機會。
石岡穀倉創建於1941年,為日治時期為因應太平洋戰爭儲糧而興建,是日本人以防震結構工法所建造而成的碾米廠,原本石岡農會打算拆除,不料,921震災時,穀倉幾乎絲毫未受損,地方爭取列入台中市歷史建築,經政府斥資整建,並於2005年7月1日開放參觀。
石岡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呂理全說,石岡穀倉保存1台具有3層樓高的古董碾米機,碾米廠及穀倉採用斜撐式紅檜樑柱及竹編夾泥牆面,防震效果佳,見證早期碾米發展歷史,產權屬石岡區農會,災後由農會委託該協會代管,並由石岡公所補助水電費用。
縣市合併後,市府不再補助水電等費用,石岡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不堪每年虧損約2、30萬元,去年乾脆關閉不再營運,以表示「抗議」。臺中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覺得十分可惜,今年向勞動部爭取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提供在地婦女就業,於2月份重新恢復營運。
石岡穀倉營運時間為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5點,除提供團體預約導覽及山城客家米食柑仔酥DIY等活動。呂理全並教導就業婦女利用石岡特產柑橘,自製客家酸柑茶、柑仔酥、柑仔醬、柑仔茶及橘力果等現場展售。
51歲的陳佳利原本從事餐飲業,去年因車禍無法提重而失業,她說,幸有多元就業,讓她得以透過導覽解說等繼續工作、貼補家用;家住東勢的葉秀真則說,因孩子都大了,才走出家庭工作,藉由多元就業,學會導覽、農產加工及休閒農業等相關知識及技能,收穫良多。
石岡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呂理全教導多元就業婦女自製客家酸柑茶,講求天然原味。(記者歐素美攝)
石岡穀倉遊客服務中心有展覽及在地農特產展售。(記者歐素美攝)
石岡穀倉內三層樓高的碾米機。(記者歐素美攝)
呂理全表示,巨大的圓柱形竹編是放在穀倉中幫助穀糧散熱,堪稱最古老的散熱通風器。(記者歐素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