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工會理事:「控制性休息」 國外行之有年
桃園機師工會的華航機師陳祥麟指出,飛行組員飛行中在座位上的控制性休息行之有年,民航局應該朝人性化的角度修改飛行組員的疲勞管理辦法。(記者姚介修攝)
〔記者姚介修/桃園機場報導〕台灣虎航機師被副駕駛爆料疑似在飛航途中打瞌睡,對此,桃園機師工會華航機師陳祥麟表示,其實在國外疲勞管理規定,飛行員在飛行時在座位上休息稱為「控制性休息(control rest)」,但必須要讓另一名飛行員知道,時間也有規範,爆料副駕駛的心態也非常讓人爭議,如果正駕駛沒有告知休息,既然知道正駕駛休息,為何不叫醒正駕駛,反而拍照存證,而且長達1年心態可議。
桃園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陳祥麟22日指出,其實國外對於機師在駕駛艙飛行途中在座位上「控制性休息」制度,具體可行的辦法有一定規範,桃園機師職業工會將爭取台灣也朝這個方向修法,實質上提升飛安。
他表示,機師遭爆料飛行中打瞌睡,他感到遺憾。事實上機師在飛行中睏倦是必須探討的問題,國外先進國家已經研擬出飛行員在駕駛艙中「控制性休息」的制度,台灣目前還沒有這個制度,應該要思考朝這個方向研究並修法,不排除機師工會將發起爭取修法,法規存在問題必須面對、必須解決。
他說,現行法規除了長程線有替換機師,短程線駕駛艙更本沒有輪替機師,從法律規定的角度來看並沒有錯,但是短程線的工時並不低,例如桃園往返香港,表面上飛行時間雖然只有各90分鐘左右,但如果加上香港地停、服勤前報到、飛行後報離等時間,加一加整個工時要8小時。這麼長的時間要機師全程保持清醒,真的是違反人性,機師可以用意志力去控制疲勞,但眼睛睜開不代表精神是好的。
陳祥麟說,機師在飛行途中打瞌睡造成旅客對飛安的疑慮,他身為機師也感到很抱歉。實際飛行期間,在起飛及降落的時段,機師都處於高度專注及緊張狀態,不太可能發生打瞌睡的情形,可能發生的時段應該是在巡航階段,這時因為壓力減輕,單調的工作及環境容易讓人疲倦。
他也強調,「控制性休息」讓機師在可控制的情況下適度休息,對飛安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現代化飛機的操控系統設計得很精密,巡航階段只要有人監控儀表等飛行數據,自動駕駛可以取代大部分的機師工作。在某些時段,例如2位機師中,有1人需要上廁所,而且可能需要在廁所停留較久的時間,這時駕駛艙也剩下1位機師值勤,也沒有聽說1位機師上廁所會影響飛安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