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苗圃復育黃緣螢 母親節來賞螢
市議員何明杰、張玉嬿邀集東汴國小學生、社區民眾等人放養千隻黃緣螢。(記者何宗翰攝)
〔記者何宗翰/太平報導〕市議員何明杰、張玉嬿向市府爭取在頭汴坑太平苗圃復育黃緣螢,由螢火蟲達人藍森彬整理棲地、初步放養成功後,今天邀集東汴國小學生、社區民眾放養千隻黃緣螢,預計2週後就可以看見螢光閃耀,母親節前後達到觀賞高峰,希望打造螢火蟲復育基地。
達人藍森彬說,全世界2700多種螢火蟲當中,只有10種的幼蟲是在水裡成長,多半分佈在東南亞,台灣就佔了其中2種,這次復育的黃緣螢便是其中之一;台灣約有70多種螢火蟲,是一座昆蟲的寶島,受到全世界重視,有學者從中東、歐洲特地前來取經,但許多國人都不知道,相當可惜。
藍森彬說,黃緣螢是台灣平原地形常見的螢火蟲,因都市開發逐漸減少,特徵是飛的慢、閃的慢,和常見的黑翅螢相比,有如城市貴婦比上鄉村少女一樣樸素,棲地改造後曾放養百隻黃緣螢幼蟲成功存活,可見太平苗圃的生態環境很好,這次放養千隻6足齡幼蟲,預計12到14天即可化蛹羽化成為成蟲,未來也將分階段放養培育、持續繁衍。
張玉嬿表示,小時候家裡就能看到好幾種螢火蟲,現在卻連深山都變得很少,這次邀藍森彬等人與市府建設局合作,一路從環境評估、資源及環境基礎調查、周邊水源、環境和夜間燈光改善等做起,打造螢火蟲復育基地,為生態保育盡分心力。
太平區長陳小菲說,這是種下守護生態的種子,也讓生態保育理念接棒相傳,盼點點螢光再現,成為太平區賞螢秘境,幾年後能將族群繁衍到幾千隻,打造成螢火蟲生態公園,迎接頭汴坑原生動植物回家,也讓台中朝生態城市方向持續邁進。
頭汴坑太平苗圃將打造成螢火蟲生態公園。(記者何宗翰攝)
東汴國小學生觀察黃緣螢幼蟲。(記者何宗翰攝)
全世界的螢火蟲中,只有十種的幼蟲是在水裡成長,這次復育的黃緣螢便是其中之一。(記者何宗翰攝)
東汴國小學生放養黃緣螢。(記者何宗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