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八年級大男孩掌中細膩 郭建甫立志傳承布袋戲

郭建甫在去年十月到美國麥迪遜進行布袋戲演出,不少外國人充滿興趣,看得十分專注。(郭建甫提供)

郭建甫在去年十月到美國麥迪遜進行布袋戲演出,不少外國人充滿興趣,看得十分專注。(郭建甫提供)

2017/02/12 22:26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80年次的郭建甫從小熱愛傳統布袋戲,長大後拜師學藝,師承陳錫煌,是知名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徒孫,不僅練得一手細膩操偶技巧,更會彩繪、縫製、刺繡,親手製作每尊戲偶,戲偶還曾被蔡英文當作禮物送出,近年也出國傳遞台灣戲偶文化,未來更立志歸納保存台灣布袋戲,留下文獻避免文化失傳。

26歲的郭建甫目前就讀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研究所3年級,他說,幼時曾祖父愛看京劇,自己也欣賞傳統戲服與扮相,並在布袋戲上找到相同元素,小學參加布袋戲社團,國中更跑到職業掌中劇團練基本功,高中就讀復興美工,並在大稻埕偶戲館遇上國寶大師陳錫煌,慕名自薦,加入「亦宛然」劇團,展開習藝之路。

郭建甫回憶,最初是想學製作戲偶,因為操偶很辛苦,但師父卻故意不教工藝,堅持布袋戲是集合彩繪、雕刻、刺繡、音樂、口白、文學等的綜合性藝術,要先會操作,之後做出來的戲偶才能符合實用;戲偶在郭建甫手中維妙維肖,如小旦一舉手、一撥髮,頭部眼神也跟著到位,操偶的苦練讓他吃足苦頭,光是一個踢腿,就花了半年時間。

歷經多年磨練,郭建甫終出師,並在5年前正式拜師陳錫煌,成為李天祿的徒孫,也在同年成立「不貳偶劇」劇團,當作自己的成年禮,但他說:「有師父就有師承,有師承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決定更加認真負責,擔負包袱,展開布袋戲傳承之道。

為了戲偶,郭建甫投入全部心力,大學時選擇中國科技大學進修部,白天在劇團,晚上才上課,一邊累積實務經驗,一邊在學校吸收美感學理,如今更升學至研究所,持續鑽研視覺傳達,如今參與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習保存計畫」,目前為桃園大溪源古本舖的駐點藝術家。

而總統蔡英文去年首度外交出訪,準備的「書生布袋戲偶」贈禮就是出自郭建甫之手,他說,當初半個月前才接獲消息,製作很趕,只好拿現成材料縫製;而外界一度質疑戲偶頭部來自中國,郭建甫不諱言當初找中國廠商提供素材,但他強調,那只是原料,頭部彩繪上漆、戲服刺繡等都親手包辦,中國近年也漲價,未來也考慮改東南亞進貨,只要台灣掌握關鍵技術與設計就好。

郭建甫也多次受邀出國表演布袋戲,3年前起就陸續去日本、美國、新加坡、荷蘭、香港、土耳其、馬來西亞、法國等,但他卻說:「會出國都是情非得已。」因國內市場萎縮,而自己師承古典布袋戲,在通俗上比不上影視媒體,就必須走向極致,從動作、身段、服裝及美術上下功夫,多次出國也是希望帶回不同心得,也發現國外對這類東方傳統文化的尊重,相較國內如今將戲偶視為「演給小朋友看」的不同觀點,希望政府在教育方面,多鼓勵學校開辦木偶相關的科系與課程,從教育著手,才能培養木偶戲專業人才。

郭建甫目前獨立維持劇團運作,期盼不靠政府補助,以門票自給自足,認為布袋戲具深度藝術美感,把目標放在成年人,將持續開辦講座培養觀眾;他也觀察到台灣布袋戲班從早期300多團至今凋零無幾,不少文化都未留下,將鎖定戲偶製作工藝,探訪耆老收集各式秘訣,也蒐羅各戲班文化與生態,有機會盼出版發表,替台灣布袋戲偶留下更多文獻傳世。

80年次的郭建甫從小便熱愛布袋戲,長大後拜師學藝,投入所有心血,未來更立志要記錄戲偶劇團的點點滴滴,保留逐漸凋零的戲偶文化。(記者吳柏軒攝)

80年次的郭建甫從小便熱愛布袋戲,長大後拜師學藝,投入所有心血,未來更立志要記錄戲偶劇團的點點滴滴,保留逐漸凋零的戲偶文化。(記者吳柏軒攝)

郭建甫在去年3月24日受邀參加土耳其偶戲節,登台演出展現台灣古典布袋戲的精華。(郭建甫提供)

郭建甫在去年3月24日受邀參加土耳其偶戲節,登台演出展現台灣古典布袋戲的精華。(郭建甫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