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農改場研發甲殼素合劑 防治白粉病有效又便宜
瓜果類作物易發生白粉病,嚴重影響收成。(農委會提供)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甲殼素可用來防治瓜果類白粉病,但傳統以蝦蟹殼製成甲殼素的過程,會造成廢水問題及耗損大量原料,每公斤價格近千元,導致農民使用意願低。農委會台中區農改場利用微生物發酵與分解技術,製成「甲殼素合劑」,不僅產製過程天然、環保,且1公升成本不到百元。
蝦蟹殼是甲殼素的主要來源,因為能激發植物細胞中的抗病素活化,誘導植物產生抗病因子,因此可有效抵抗細菌、真菌、病毒類等病害,對於蕃茄、洋香瓜、小黃瓜等瓜果類植物防治白粉病、露菌病等,效果都相當好。
台中區農改場副研究員陳俊位指出,傳統甲殼素是以弱酸或弱鹼去除蝦蟹殼裡的碳酸鈣、脂肪和蛋白質,提煉出甲殼素,再以濃鹼和高溫處理成甲聚醣,成為可用於作物上的有機資材,製造過程會產生酸鹼廢水,影響環境,且1百公斤蝦蟹殼只能提煉3公斤甲聚醣。
陳俊位說,台中農改場研發出的「甲殼素合劑」,是利用天然的微生物發酵,雖然製作須耗時一個月,但不需用到化學原料,1百公斤蝦蟹殼可製造70公斤的甲殼素合劑,每公升製作成本不到百元。
台中區農改場場長林學詩指出,「甲殼素合劑」對瓜果類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極佳,可降低90%的受害率,同時,透過甲殼素對植病防疫的正面功效,瓜果更可增產3成以上。
台中區農改場場目前正在規劃技術移轉授權,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就可上市。
農委會台中區農改場利用微生物發酵與分解技術,製成「甲殼素合劑」,有效防治白粉病,提高產量。(農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