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外籍漁工勞動權 勞團籲勞動部修法
上午勞團赴勞動部抗議,要求勞動部將境外聘僱漁工納入勞基法,以改善勞動條件。(記者吳柏緯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根據統計,我國漁船目前聘僱的外籍漁工人數達到2萬5000多人,其中約有1萬4000多人屬於境外聘僱,雖然在台籍漁船上工作,但卻無法受到勞基法保障,勞動條件惡劣。上午勞團赴勞動部抗議,要求勞動部將境外聘僱漁工納入勞基法,以改善勞動條件,不過勞動部表示,境外漁工並未入境因此無法適用勞基法。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陳秀蓮表示,台灣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遠洋漁船,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新台幣400億元,其中超過9成的漁工主要是來自於東南亞。然而不斷傳出境外聘僱漁工遭到剝削,甚至遭到虐待死亡的案例,例如上個月發生印尼境外漁工Supriyanto疑遭虐致死事件。然而作為勞動主管機關,勞動部卻放任違反勞基法的事情一再發生,非常可惡。
根據統計,目前在台籍漁船上工作的外籍漁工約有2萬5000人,分為「境內聘僱」跟「境外聘僱」,境外聘僱漁工人數為1萬4627人,並不適用勞動基準法,而是依漁業法跟境外聘僱相關辦法,由漁業署管理。
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批評,勞基法應該是勞工最基礎的勞動條件保障,但我從2002年開始採境外聘僱與境內聘僱的雙軌制度,僅讓境內漁工受《勞基法》保障,境外漁工則沒有納入,此舉讓境外漁工深陷剝削、生命威脅與惡劣的勞動環境,成為台灣血汗海鮮的來源。
勞動部以台人在海外經商為例,若在中國聘僱員工就該遵守中國的法律、在日本聘僱就要遵守日本的法律。勞動部表示,遠洋漁船到國際海域作業,往往是在當地或鄰近國家聘僱船員上船工作,例如台灣的遠洋漁船多聘僱越南或印尼籍的漁工。由於這些漁工是在海外聘僱並在國際海域工作,從未入境台灣,因此台灣的勞基法並不適合及於這些漁工,該以聘僱國的勞動法規規範並遵守遠洋作業相關國際公約。
目前對於遠洋漁業的規範是由農委會漁業署負責,據了解,農委會已著手修改漁業三法,增訂境外漁工的保險、工資及工時相關規定,預計本週五上路。
除了要求保障境外漁工的勞動權益外,勞團也認為現在的逃逸外勞檢舉機制太過鬆散,成為雇主對付「不聽話」外勞的一個工具,使得外勞不敢出面爭取自己的權益。勞團呼籲應一併修改相關法令,避免外勞「有怒不敢言」。
對此,勞動部表示若雇主謊報外勞逃跑,可依刑法移送地檢署或依就服法裁罰新台幣30萬元至150萬元。近期也會召開說明會,討論修法的可能性。
除了要求保障境外漁工的勞動權益外,勞團也認為現在的逃逸外勞檢舉機制太過鬆散,成為雇主對付「不聽話」外勞的一個工具,使得外勞不敢出面爭取自己的權益。勞團呼籲應一併修改相關法令,避免外勞「有怒不敢言」。(記者吳柏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