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土魠魚量少價高 疑與氣候變遷有關
今年澎湖〈魚土〉魠量少價高,民眾都希望重現以往豐收景象。(資料照、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今年澎湖白金〈魚土〉魠量少價高,遭漁民懷疑為越界中國漁船中途攔截,但澎湖海巡隊表示,〈魚土〉魠為表層浮游魚類,中國漁船則是底拖網,漁法不同無法捕捉;漁業單位則研判與氣候變遷有關。
〈魚土〉魠魚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澎湖海域,其原因為冬季時,順著中國沿岸流南下,至澎湖西側海域覓食產卵;主要漁汛在入冬以後到清明前夕(12月初到隔年3月) ,尤其以過年前捕捉的〈魚土〉魠魚最為肥美,由於〈魚土〉魠魚係表層洄游魚類,澎湖地區利用流刺網、曳繩釣法、延繩釣法及放置定置網等漁法捕獲〈魚土〉魠魚,其中以流刺網漁法為最大宗。
根據統計,澎湖去年為6萬8785公斤,較前年減少8787.1公斤(11.3%)。 台灣去年為22萬8920.2公斤,較前年減少6萬7634.7公斤(22.8%),因此 不只是澎湖海域,全台市場產量都有減少狀況。
由於〈魚土〉魠魚係洄游性魚類,常於冬季隨著中國沿岸流南下來到澎湖海域,今年因暖冬,冷氣團南下時間較晚,即使之前幾波冷氣團過境,仍未發現大量的〈魚土〉魠魚蹤影,是否因此延後到達澎湖時間,尚待觀察。所以澎湖海域〈魚土〉魠魚漁獲量逐年減少,尚難推斷與中國越界漁船有直接關係,其主要原因應為全球氣候異常、棲地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
今年〈魚土〉魠數量減少,不少漁民認為是越界中國漁船中途攔截。(記者劉禹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