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核廢貯存場「魚罐頭工廠」原能會鬆口:疑溝通誤解
過去「蘭嶼國家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貯存場」傳說當初被以「魚罐頭工廠」為名興建,欺騙蘭嶼居民,原能會鬆口:疑似溝通誤解。(資料照,記者黃明堂)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過去「蘭嶼國家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貯存場」傳說當初被以「魚罐頭工廠」為名興建,欺騙蘭嶼居民,今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中,針對立委許智傑質詢時,原能會主委謝曉星首次鬆口說風聞此事,而原能會物管局局長同時也是行政院真相調查委員的邱賜聰表示,有可能是當初施工時工人形容貯存桶形狀時,讓當地耆老誤解而導致。
邱賜聰受訪時表示,原能會從民國61年開始在全國展開尋覓貯存場廠址作業,行政院於64年核定該計畫,之後進行設計、施工、建造,民國71年啟用。
邱賜聰強調,當時原能會所有公文,包括行文行政院、台灣省政府、台東縣政府,以及施工中看板,都寫「國家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貯存場」,至於為什麼會有遭質疑罐頭工廠,事隔超過30年,已經無法考察。
邱賜聰解釋,有推論是認為達悟族語中,並沒有「核廢料」一詞,也許現場施工工人,在與當地居民互動過程中,描述核廢料貯存桶時,詞意表達讓居民誤解形狀看起來像罐頭,認為就是罐頭工廠。
邱賜聰說,當時所有官方文件甚至媒體報導,全都是寫「國家放射性待處理物料貯存場」,這方面疑惑的產生,有可能是當時耆老在跟年輕人轉述時,認為有受到欺騙,但為何會引起這方面誤解,至今仍無法做出非常明確判斷,不過相信行政院已經成立蘭嶼真相調查專案小組,在當蒐集到所有證據後,相信會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左)與物管局局長邱賜聰答覆立委質詢。(記者陳炳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