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募正在改變世界 台灣首屆亞洲群募年會今登場
群募顧問公司貝殼放大的執行長林大涵指出,近年來群眾募資的風潮興盛,越來越多贊助者願意掏錢支持他們認為好的點子,這些因募資成功而誕生的商品也逐漸的改變我們的生活。(記者吳柏緯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現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大至代步的交通工具;小到吃飯用的餐具,越來越多的設備是透過群眾募資而得以誕生的東西。群募顧問公司貝殼放大的執行長林大涵指出,近年來群眾募資的風潮興盛,越來越多贊助者願意掏錢支持他們認為好的點子,這些因募資成功而誕生的商品也逐漸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台灣群眾募資的風潮至今邁入第5個年頭,群募已成為不少人「找錢」的主要方式。根據統計,2015年時,已經有900多個橫跨設計、文化與藝術的專案透過群募找到了需要的資金。群眾募資平台估計,今年群募專案不但可望超過千件,而且總募資金額可以刷新去年的5.1億。
首屆「亞洲國際群眾集資年會」今天正式展開,這不但是台灣第一次的群募年會,而且有別於過去國外的群募集會以演講與論壇的方式呈現,這次的年會更首創募資產品的展示會,將展場規劃成寢室、辦公室、客廳與書房等各式不同的生活空間,並將約200件國內外的群募專案商品放入其中。
貝殼放大媒體總監陳奕劭指出,現場展出的物件大多都已經商品化,甚至在市面上已經可以購買。現場展出的專案,除了台灣民眾熟悉的幾個設計型群募專案,例如月亮杯、八輪滑板與傻瓜黑膠唱機,在現場均可看到實體外,文化類型的募資計畫,像是灣生回家的上映計畫、318運動的廣告集資計畫,以及創下字體群眾募資世界紀錄的金萱字體,則以影像與圖文的方式呈現。
陳奕劭說明,除了美國、英國等群眾募資興盛的國家外,包含斯洛維尼亞、烏克蘭等國家的實際展品也都在這次活動中展出。不過比較設計類與文化類的群眾募資專案,陳奕劭坦言,文化類的專案因為地域或生活經驗的限制,因此比較難跨越國家的界線,反而是設計類的專案較容易同時在多國的群募平台上同時進行。
今天開始的展覽只是年會的第一個節目,後續還有演講、團隊交流等活動。林大涵說明,這次的年會台灣許多群募平台與團隊都會共同參與,例如嘖嘖、群募貝果、Press play,希望未來這個活動能成為台灣群眾募資的一大盛會,而非僅限於單一公司或團隊的成果發表。
展間規劃成寢室、辦公室、客廳與書房等各式不同的生活空間,並將約200件國內外的群募專案商品放入其中。(記者吳柏緯攝)
女性生理用品月亮杯,透過群募獲得近千萬的贊助。(記者吳柏緯攝)
紀錄片《老鷹想飛》則在募資的過程中獲得170萬左右的贊助。現場以播放片段的方式呈現。(記者吳柏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