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吃「米田貢」 這是什麼東東?
埔里花卉中心外設置大型的「米田貢」看板,讓路過民眾好奇葫蘆裡賣什麼藥。(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米田貢」能吃嗎?農委會農糧署埔里多功能花卉及農特產品處理展售中心(花卉物流中心)重新委外經營觀光園區,業者特別以米取代麵粉研發西點,勁爆名稱「米田貢」更引起民眾注意,業者陳興表示,米是台灣人主食,田地又是萬物之母,並以心意奉獻,才以此命名。
佔地9000坪的埔里鎮中正路花卉物流中心,921災後由農糧署運用台糖土地興建,先由埔里農會經營,農糧署103年6月重新委外經營,業者硬體設施設計規劃與產品研發耗時近2年才完成,預計6月中旬重新營運。
最近花卉中心外設立兩面斗大的黑底白字看板「免費招待米田貢」,與排泄物另一個代名詞「米田共」只有一字不同,讓路過民眾相當好奇,這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業者陳興表示,米飯是台灣人主食,但飲食西化,稻米食用量持續下降,拉低台灣糧食自給率,為能推廣米食文化,選用台稉九號米磨成的米穀粉,並搭配國產新鮮水果,包括荔枝、紅心芭樂、食用玫瑰、桑椹、薑黃等,且不添加化學人工色素,研發果醬、水果酥、「米」卡龍等甜點。
陳興指出,用米、麵粉做西點各有利弊,米的缺點是筋性不足,但又比小麥容易消化吸收,兼具低過敏原的特性,更適合全民食用,糕點師傅就必須截長補短,製作出水果風味的米製點心。
至於產品名稱由來,陳興認為就是台灣農業縮影,因為米是台灣人不可或缺的主食,所有農作物皆由萬物之母田地孕育而生,當人們享用盤中飧,能感謝農夫的辛勞,體會到手中產品皆由滿滿的心意灌注而成。
用台稉九號米穀粉與杏仁粉製成不含麵粉的西式甜點「米」卡龍。(記者佟振國攝)
陳興堅持只用米與新鮮水果來做水果酥,連外包裝也用精緻木盒。(記者佟振國攝)
埔里多功能花卉及農特產品處理展售中心,由農糧署重新委外經營,預計6月中旬正式營運。(記者佟振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