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工藝35年 金門木匠受推薦角逐工藝成就獎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右)盛讚木匠師傅胡青年(左)一身好功夫,推薦參選工藝成就獎。(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木匠師傅胡青年浸淫工藝35年,從彩繪、雕刻,具備獨力完成神輦的好功夫,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今天表示,將推薦胡青年參加文化部工藝成就獎甄選。
胡青年13歲跟著父親學水泥,15歲接觸木工,21歲就幫金沙鎮的龍鳳宮雕製了同是生平的第一座神轎,35年下來,胡青年為地區宮廟打造的神轎及結婚用的花轎,早已超過200多座,其中山后民俗文化村展示的花轎,就是出自其手。
胡青年開始製作神轎的年代,一座造價約新台幣2萬元,現在至少要14萬元;他說,中國來的神轎,有的確實有價格優勢,但不會介意,因為他做的神轎遵循傳統工法,全部以木頭榫接,「沒有一根釘子」,仍然會接到台灣、中國的訂單。
胡青年打造的神轎,重約60公斤,下盤較重,頂部僅1/3重,這樣的結構特性,加上榫接工法,剛好配合金門迎神賽會年輕人「尬輦」的需求,中國做的神轎,很多以釘子鍥接,不耐「尬」。
縣文化局的行動博物館三義木雕展,將於28日結束,已商請胡青年師傅在25、26日在一樓大廳現場示範木雕技術,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蒞臨觀賞。
呂坤和指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工藝成就獎」,主要為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努力不懈者,給予尊崇與肯定,希望導引傳統技藝的未來地位。
金門木匠師傅胡青年浸淫雕刻工藝35年,對於樟木紋理十分嫻熟。(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木匠師傅胡青年雕製的神轎,全部採傳統工法,沒有一根釘子。(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左前一)向參訪的柏村國小同學說明金門神轎雕製與一般木雕的文化內涵。(記者吳正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