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訪中研院 分享生命經歷
諾貝爾獎得主艾瑞克·貝齊格應中研院之邀首度來台,分享研究成果與心路歷程。(記者吳柏緯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從學術界的逃兵到諾貝爾獎得主,艾瑞克・貝齊格首度來台,赴中研院分享研究成果,並暢談作為一個學術研究者的心路歷程。
貝齊格於2014年藉由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突破分子生物研究的限制,和同儕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他形容諾貝爾獎像是超人世界中的「克利普頓石」,是具有超能力的石頭,當凡人擁有了它,就能夠具有影響力,也能讓自己的研究、話語更有影響。
不同於多數研究者,將一生投入單一的研究題目,貝齊格有近十年的時間離開學術圈,投入工業設計。對於人生路途的轉折,他表示,在科學研究的領域常常會遇到,當一個研究領域被開拓後,許多研究者會積極地投入,但大家的方向都差不了太多,因此逐漸壓縮到研究空間,雖然一時會讓該領域看起來很熱門,但長久下來對於研究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在原先任職的貝爾實驗室關閉後,以此為契機,離開學界轉換跑道到機械製作公司。
回首這段過往,貝齊格認為這是對他影響至深的一個決定。他表示,以往在科學研究的領域,只要把研究做好並發表論文,就會被認為是一個好的研究者,然而這樣的研究不一定對於應用有所貢獻。在機械公司則正好相反,必須不斷與人交流,需思考技術要如何發展以及客戶的需求是什麼,如此一來才能使技術真正被運用。
但經歷了十年的開發人生,貝齊格終究無法忘懷研究者的生活,在朋友的邀請下,重新投入顯微鏡研究的領域,這也使他邁出拿下諾貝爾獎的第一步。
對於再度轉換跑道,貝齊格認為人的一生很短,應該要多方嘗試與挑戰,並且發揮影響力,才不枉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