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有機果樹栽培 台東農改場:地被植物管理最重要!

台東農改場賓朗果園已成功轉型為有機果園。(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農改場賓朗果園已成功轉型為有機果園。(記者張存薇攝)

2015/10/12 15:38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台東縣持續推動有機農業,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今天舉辦「果園有機栽培管理策略」觀摩會,助理研究員陳奕君表示,經過4年建構與測試,發現「地被植物的管理」最關鍵,應該儘量少除草,如果真的要除草,可以「隔行」、分段除草,讓豐富的生物仍有生存空間。

台東縣有機栽種面積約543公頃,其中180為有機果園,台東農改場長陳信言指出,相較於蔬菜、水稻,果樹有機栽培難度最高,但因為有機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作物安全健康,市場反應佳。

陳奕君說,台東農改場賓朗果園從民國99年起全面建構有機果園,已成功從慣行農法轉變成有機栽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被植物管理。

他強調,維持地被植物多樣性,讓在地植物自由生長,不需要引進外連種或單一植物,如此一來棲息與此的昆蟲、動物越來越多,維持平衡穩定的生態系。

他進一步說,果園中的地被植物應自然演替,儘量減少割草頻率與幅度,割草時應分區域、分段進行,比如隔行割草,小生物可棲息在未割草的「生態跳島」。

相關影音

有機果園地被植物管理最關鍵。(記者張存薇攝)

有機果園地被植物管理最關鍵。(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農改場舉辦有機果園栽培管理策略觀摩會。(記者張存薇攝)

台東農改場舉辦有機果園栽培管理策略觀摩會。(記者張存薇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