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軟橋彩繪KUSO 圖騰 傳達美和快樂

    吳尊賢利用下班和假日作畫,未收酬勞,卻已為軟橋社區畫了數十幅畫,將理念付諸行動。(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利用下班和假日作畫,未收酬勞,卻已為軟橋社區畫了數十幅畫,將理念付諸行動。(記者廖雪茹攝)

    2015/09/07 22:47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竹東鎮軟橋社區,是水的故鄉,有機米、蔬菜的寶地,現在也和客家彩繪村劃上等號!但不同於流行的塗鴉牆,軟橋的KUSO圖像深具故事性,張力十足,吸引遊客佇足欣賞,細細體會人生百態。

    走進軟橋社區,處處是驚喜!南清公路(122號縣道)旁的護欄、電桿、圓柱、擋住牆、大樹下石頭,以及原本不起眼的老舊矮房、雜貨店外牆,經過51歲吳尊賢的巧手,一間間像拉皮般的煥然一新,躍上鮮明色彩的圖案;轉個彎,眼前古意盎然的三合院也不忘點綴顏色,成為彩繪村的一員。

    彩繪村最經典的代表作「千人彩繪屋」,呈現各行各業、人生百態、萬事萬物,其實是1個人畫1000個人的象徵,但整面畫極其複雜,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看起。

    「我想表達的是萬物虛這個概念!」吳尊賢表示,岳父家這面長20多公尺的牆面,從構思到畫成花了約五年時間,由左至右可分成五大區塊,富裕的對比-腐敗、3C的倫陷、文化的流失、孝心的淪喪、人口老化與氣候暖化的問題;看似警惕味十足,但他其實想告訴大家「以空為樂」,人生短暫,應該活在當下,快樂生活。

    畫中穿插許多客家俚語和人生智慧,都是吳尊賢從書籍、專家和長輩口中學來的,用精簡的話、反諷的字眼,點出深層的道理,希望留傳後代。

    談起創作的初衷,吳尊賢說,起初是為了陪伴老人家,可以常陪老婆回岳父家,另方面也希望藉由繪畫吸引年輕人,為老化的社區帶來人氣,7年前在徵得里長、村民的支持後,他開始將理念付諸行動。在不收取一分一毫下,他利用下班和假日作畫,已為軟橋社區畫了數十幅畫。

    吳尊賢雖非美術相關科系出身,但對顏色特別敏銳,加上經歷曲折,遂用豐富色彩展現他的獨特風格。

    曾當過獄警、墓園管理人的吳尊賢,目前在新竹科學園區污水處理廠服務,協助將各地環保設備美化、藝術化;他把腦海中的圖像融會貫通後,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來,因此深具故事性,他說「藝術是永恆的,我希望把畫當作紀念品留給後代。」

    完成千人屋的創舉,吳尊賢準備進一步畫萬人屋,繼續傳遞美,傳播快樂!

    吳尊賢利用下班和假日作畫,未收酬勞,卻已為軟橋社區畫了數十幅畫,將理念付諸行動。(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利用下班和假日作畫,未收酬勞,卻已為軟橋社區畫了數十幅畫,將理念付諸行動。(記者廖雪茹攝)

    「千人彩繪屋」,呈現各行各業、人生百態、萬事萬物,其實是1個人畫1000個人的象徵,但整面畫極其複雜,令人眼花撩亂。(記者廖雪茹攝)

    「千人彩繪屋」,呈現各行各業、人生百態、萬事萬物,其實是1個人畫1000個人的象徵,但整面畫極其複雜,令人眼花撩亂。(記者廖雪茹攝)

    竹東軟橋社區客家彩繪村最經典的代表作「千人彩繪屋」。(記者廖雪茹攝)

    竹東軟橋社區客家彩繪村最經典的代表作「千人彩繪屋」。(記者廖雪茹攝)

    不同於流行的塗鴉牆,軟橋社區的KUSO 圖騰深具故事性,張力十足,吸引遊客佇足欣賞,細細體會人生百態。(記者廖雪茹攝)

    不同於流行的塗鴉牆,軟橋社區的KUSO 圖騰深具故事性,張力十足,吸引遊客佇足欣賞,細細體會人生百態。(記者廖雪茹攝)

    千人彩繪屋的創作極其複雜,令人眼花撩亂,但吳尊賢是想表達「萬物虛」這個概念,希望大家以空為樂!(記者廖雪茹攝)

    千人彩繪屋的創作極其複雜,令人眼花撩亂,但吳尊賢是想表達「萬物虛」這個概念,希望大家以空為樂!(記者廖雪茹攝)

    不同於流行的塗鴉牆,軟橋社區的KUSO 圖像深具故事性,張力十足,吸引遊客佇足欣賞,細細體會人生百態。(記者廖雪茹攝)

    不同於流行的塗鴉牆,軟橋社區的KUSO 圖像深具故事性,張力十足,吸引遊客佇足欣賞,細細體會人生百態。(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吳尊賢善用鮮明圖畫和客家俚語,為老屋彩繪翻新。(記者廖雪茹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