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探查:台灣部分日式地名 戰後才創造
屏東縣春日鄉來自原住民的「カスガ(Kasuga)社」,這過去從沒被寫成春日,是在戰後才以日語同音字(Kasuga)命名為春日。(資料照,春日鄉公所提供)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日本曾於1895年至1945年間統治台灣50年,台灣隨處可見的日式地名,像是高雄、岡山、豐原、清水、瑞穗等,多在那段期間所創造出來。不過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葉高華指出,也有部分日式地名是在戰後才被創造出來,像是屏東縣的春日等。
長於以地圖與統計圖表分析社會現象的葉高華,日前在其部落格「地圖會說話」發表「民國時代創造的日式地名」。他指出,在台灣的日式地名,不一定是日本人取的,有些反而是在中華民國統治下創造出來的。
他舉例, 屏東縣春日鄉來自原住民的「カスガ(Kasuga)社」,這過去從沒被寫成春日,是在戰後才以日語同音字(Kasuga)命名為春日。
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村原名「アヲバ(Aoba)社」,高雄市桃源區玉穗溪、玉穗溫泉名自「タマホ(Tamaho)社」,在日治時期也沒被以漢字寫出,戰後才用日語同音字取名為青葉(Aoba)、玉穗,戰後以日語同音字(Aoba)命名為青葉(Tamaho)。
他再指出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名「パクヒヨウ(Pakuhyou)社」,戰後才從日語的北(hoku)、葉(you)創造出來;新竹縣尖石鄉田埔,原名「タバホ(Tabaho)社」,戰後才從日語的田(ta)、埔(ho)創造出來。
台東縣達仁鄉森永村,是戰後的台東縣政府將一些原住民遷村到當地時,因森永株式會社曾於此處栽種可可,就取名為森永。
葉高華表示,這是他近期研究原住民部落時所發現的;他表示,研究台灣地名要「聽音辨義」,不能「望文生義」。